AI科學家、UCLA教授朱鬆純將離美 赴北京清華大學籌組AI研究院

朱鬆純2002年起在UCLA任職。(圖/翻攝UCLA)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北京清華大學一份「擬聘新進校人員公示名單」近日在網路上流傳內容提到洛杉磯加大(UCLA)教授、AI科學家朱鬆純將入職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職務科研系列教授。

▼北京清華大學流出一份「擬聘新進校人員公示名單」。(圖/翻攝微博)

陸媒機器之心》13日向清華大學求證,確認朱鬆純將以國家戰略科學家的身份回大陸,受邀籌建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Beijing Institute for Gener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IGAI,民辦非營利)擔任院長,並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展開研究合作

朱鬆純1968年生於湖北省鄂州市,1991年從中科大計算機專業畢業,1996年在哈佛大學獲得計算機碩士博士學位師從國際數學大師大衛·曼福德(David Mumford),在布朗大學攻讀應用數學博士後,進入史丹佛大學的人工智慧實驗室任教講師

朱鬆純2002年後在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擔任統計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是華人AI領域頂級學者,曾在各種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300多篇,獲得3次馬爾獎,還兩次擔任美國視覺認知科學、AI領域學科合作項目MURI(Multidisciplinary University Research Initiative,國防部出資的多學科大學研究計劃負責人

報導認爲,中國科研水平與世界領先的差距,除了有「上升」制度、「急功近利」等原因外,對於前沿研究人員,缺乏一些優秀的領路人,「這並非是因爲中國沒有人才,而是早期中國多種條件不足,導致諸多人才很早就奔赴海外完成研究工作。」

報導提到,這些人才一旦迴歸中國,勢必意味着將以領路人的身份,一方面能夠培養出一大批學生作爲科研傳承,比如由唯一華人圖靈獎得主姚期智發起的「姚班」、「智班」;另一方面則是可以用自身境遇觸動其他華人人才,帶動更多的人才迴歸,比如今年以來張亞勤沈向洋馬維英等一大批AI人才也都紛紛加盟清華任教。

報導強調,在計算機視覺(Computer Vision,CV)領域,表面上看中國似乎佔據了一席之地,但實際上原創性理論性東西還是不多,大部分有影響力科研成果和工作都是在國外研究機構完成的,因此朱鬆純的歸來,對於AI視覺的研究和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