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圖索驥 走春訪特色老屋

高雄市都發局歡迎民衆到高雄觀光、探索翻新後的老屋,圖爲哈瑪星「叄食壹」老屋一樓經營輕食餐廳。(高雄都發局提供/林瑞益高雄傳真)

新年走春何處去?高市府都發局建議民衆,可以到高雄旅遊,順道探索別具風情的老屋。高雄市爲推廣老屋之美,發行出版《高雄老屋導覽手冊》,介紹市內「老建築補助修繕保存再生」的私密探索景點。

高市府都發局長林裕益表示,高雄建港以來,是臺灣與世界海運交通的重要樞紐。歷經清朝、日據及光復後的發展,各時期都有代表性的建築風貌,背後蘊含着先民智慧、政經發展等人文意義,型塑出高雄獨特風貌。

高雄過去老建築的修復,多偏重在古蹟等重要公共建築,但城市發展的歷史演進,不應該只侷限在古蹟的故事,民間大衆的生活軌跡,也需要加以重視與保存。都發局未來會更加重視「私有老屋」的修復活化。

都發局都市設計科說,目前老屋的保存修繕,政府可提供整修經費最高50%補助。凡是1971年前興建完成,且有文化、歷史、藝術價值的老屋,都可以提出申請。

以鼓山區哈瑪星的「叄食壹」老屋爲例,整修活化後,改經營輕食、青年工作室使用,將原本頹廢的老屋再活化,恢復昔日丰采,成爲高雄舊城區的特色景點。

「叄食壹」建於二戰之後的1946年,當時哈瑪星貨運興盛,1樓原本作爲貿易行,2樓爲住家,建築外觀簡潔內斂,以水平線條爲主,洗石子爲材料,是兩層樓加強磚造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