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信夫:臺海軍事失衡 每年差距愈來愈大

中國空軍殲-20隱形戰鬥機。(圖/CFP)

文/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1日專電

日本防衛相大臣岸信夫昨天接受TBS電視國會talk line」節目專訪表示,兩岸軍力失衡傾向對中國有利,差距年年擴大;如果臺灣狀況可能影響日本,日本須關注。

岸信夫接受TBS NEWS衛星主播川戶惠子專訪,被問及如果「臺灣有事」(有緊急狀況)時,對日本有何影響?日本能做什麼?川戶還拿出圖版列出想定臺灣有事時日本自衛隊行動的主要類型。

岸信夫說美國印太司令官曾對臺灣的局勢提出很嚴峻看法。兩岸軍力失衡傾向對中國有利,差距年年擴大,如果臺灣有狀況可能影響日本,日本須關注。

▲日本防衛相大臣岸信夫。(圖/路透

他表示,「臺灣有事」這件事本身就是個假設的狀況,以他目前的立場難以評論日本政府的立場是重視臺灣與中國之間應和平解決。不管發生什麼事態,日本政府最重要的是要掌握情況,保護國民的和平與安全。

川戶說,4月中旬美日高峰會的聯合聲明,是時隔約半世紀再度記載重視臺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受到世界關注。有關臺海怎麼會突然狀況變了?

岸信夫說,應該是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在發生變化,是中國的影響增大了。同樣的,針對釣魚臺列嶼(日本稱尖閣諸島),來自中國的壓力增大了。

他指出,中國企圖擴大行動來到太平洋,日本列島、臺灣、菲律賓都成了阻礙,目前只能穿越沖繩宮古島之間的海域。當然臺灣的存在,對中國而言,中國一直強調是「核心利益」,近年來中國在這方面變得愈來愈強勢對臺施壓。

岸信夫說,有關臺灣,中國軍方的活動變得非常的活絡。中國的航艦遼寧號」頻繁地從臺灣海峽朝巴士海峽航行,中國的軍機也大舉飛越臺灣海峽中線來到靠臺灣這一側。

岸信夫認爲,現在已不是東海南海等沿岸國家問題,而是「自由且開放的海洋」的問題。中國試圖以軍事改變現狀挑戰航海的自由、飛航的自由,這對日本來說,日本是島國,以海洋與世界相通,中國的作法可以說是攸關日本的發展與穩定。

被川戶問及,所以除了美日法聯合演訓之外,英國的航艦艇也要來到日本?這與日本倡議的「自由且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有關?

岸信夫指出,主要是中國企圖以武力改變現狀,歐洲國家在地理距離亞太地區遠,但現在對歐洲來說,中國的存在也愈來愈大。英、法、荷等國都自然而然地關注亞洲、印太。他強調,日本有必要與美國等合作,加強嚇阻力

岸信夫被問及與臺灣的關係時答說,大約在小學6年級時首次出國,1971年,當時日本和臺灣還有邦交,他與家人一起去臺灣旅行,留下好印象。後來現在也結交了很多臺灣的友人。因爲多次訪臺,與前總統李登輝多次會面,去年李前總統逝世後,他參加弔唁團訪臺。

岸信夫還被問及4月中旬視察沖繩與那國島一事。他說,與那國島距離臺灣東岸花蓮僅約110公里,據說一年約有10天可見得到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