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坎布拉肚子跑路,哈登把屎拉褲子上…運動員突然內急該怎麼辦?

巴坎布拉肚子,哈登把屎拉褲子上…運動員突然內急該怎麼辦?(來源:本站體育專稿

今天的話題很有意思,不過隊長建議你,最好不要在吃飯的時候觀看。言歸正傳,進入正題——運動員在賽場上,突然消化不流暢可咋辦?

這種事兒還真的出現過,在今年中超賽場上,武漢卓爾外援埃弗拉在比賽進行時突然消失在球場上

原來啊,埃弗拉在比賽中途突然鬧肚子,趕緊在隊伍的陪同下跑去了廁所。排除毒素一身輕鬆的埃弗拉回歸之後又踢進一球,這可實現了場上場下同時到位的一瀉千里。

去年這個時候,大連人的外援龍東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這邊隊友正在罰角球,龍東一路奔襲衝向球員通道,過了好一陣子纔出來。有道是換季小心着涼,疫情時期比往常的唯一好處,就是廁所排隊的人變少了。

足球場上,場地空曠,遠處的球迷最多隻能看見一個球衣號碼,很難真正察覺球員生理上的不適,足球場的廁所普遍離得比較遠,除了要熟悉建築構造,首先還需要穿過龐大的一塊場地。要只是訓練,當年格策隨便找個廣告牌涓涓細流也就罷了,但要是冷不丁突然看到某個球員以單刀突破或者衝刺回防的勢態奔向球員通道,那多半就是腸道擁堵了。

通常而言,這類球員會故作深沉地更換一下行頭,比如回來的時候,很誇張地指一下球鞋,意思是我出去換了根鞋帶。但是這種欲蓋彌彰的行爲,把現場六七萬人當傻子實在不太應該:且不論你出去那段時間都夠你在外面小店把每一雙鞋都試完尺碼了,合着剛纔那會兒你勢若奔馬衝出場外,就是突然良心發現,今日狀態不佳只因腳上戰靴不夠lucky?

足球場上這種事情不容易被發現,但要是到了高清大屏幕細節追蹤的NBA賽場上,一些容易引起不適的細節就很容易被捕捉到,讓整個網絡一起產生遐想,比如說上賽季常規賽,哈登的短褲上就出現了可疑的黃色污漬,出現的位置讓人細思極恐。

社交媒體上的調侃,自然離不開“哈登是否也需要一輛輪椅”,皮爾斯的梗用在哈登身上,自然成了網友喜聞樂見並考驗着籃球基礎的點。2008年總決賽,皮爾斯被輪椅推出場,隨後王者歸來。之所以要輪椅,他一次自己說漏嘴稱,當時是是憋得已經走不了路,只能找個輪椅推走,順便掩蓋一下拉褲子的事實。

所以王者歸來不對,應該是出恭歸來。即便皮爾斯事後多次否認,截圖上探出來若隱若現的黃色,實在是百口莫辯了。

遇到這種情況,皮爾斯坐輪椅的操作顯然是正確的,除了面露痛苦,還得不動聲色。姚明有一次突然離場,引發全場猜測,但一會兒就生龍活虎地回來了,事後好久,姚明才承認當時是去上了個廁所。而當年還是騎士一員的羅斯,在和泰倫-盧耳語後,面色沉重地走向更衣室,一度被認定是將帥失和,後來才說漏嘴,嗯,他也是解決內急去了。

早年有一個不夠機智的同學,步行者中鋒羅伊-希伯特,就因爲在對熱火的比賽裡突然拉稀,一溜煙衝向廁所,導致場上險些出現四打五的被動場面,而這件事立即被球迷記者當場得知,於是比賽還沒打完,整個互聯網上都充滿了“希伯特被勒布朗打出屎來”的情態描寫,其真實性存疑,但生動性,簡直要造就一個新流派:糞土紀實文學。

比賽場地在水裡的時候,一切就那麼順理成章了。

游泳運動員,可能沒有那麼需要擔心。畢竟在泳池裡比賽的時長,夠不上發生這麼戲劇化的突發。再說遊過泳的朋友都有親身經歷,不管是在泳池裡,還是江河湖海,水庫澡堂,在水流的壓強阻力下,顯然需要做更多的功,失禁難度較大——反而是一躍而出奔向衛生間的場景更容易想象出來。當然了,保不齊真的有天賦異稟的運動員,試圖用這種方式增添額外推力,而恰好泳池的藍色基底,起到了很好的掩護作用。不然在比賽中出現飛機拉線的情況,可能會影響下一池選手心理。但是保不齊他們有過類似體驗,要不怎麼那麼多運動員採訪的時候強調,這池水不乾淨呢?

其實這種毫無預兆的突然便意襲來,在科學角度仍然有跡可循的。

消化科專家傑夫-克雷斯博士表示,“運動加速了你的消化道運動,給胃部更多的刺激,而胃部的動力會把消化道的東西運送到下半部。”他還有自己的順口溜,“動得越快,拉得越多。”

腸胃病專家羅比尼-楚特坎博士給了進一步補充,“人類的消化道組織肌肉結構和手臂腿部的大塊肌肉不同,運動刺激胃腸蠕動,胃腸收縮會加速運送消化完的產物,當它們進入直腸,大腦就會有排便的衝動,這種衝動時刻縈繞腦海,越有排便需求,就越會加速奔跑,胃腸蠕動就更快。”

從心理學的角度,比賽中的緊張會讓人體更加窘迫:你越擔心在比賽中腹瀉,這種擔心就會加劇腹瀉,與此同時還有件尷尬的事情:人類可以通過神經來部分控制胃腸蠕動,那麼最可能出現的就是,在憋着的過程中,神經緊繃會導致胃腸蠕動更快,憋得就更痛苦。

因此那種長距離項目,鐵人三項,或者馬拉松的愛好者運動員們,都有自己的賽前食譜,有的乾脆不吃,有的一兩根香蕉配上清粥,有的吃點巧克力,還有真正的猛士,選擇在賽前吃兇猛的刺激性食物,保證在起跑前通過一場劇痛痙攣來排空腸胃:當我提前被腹瀉戰勝了,腹瀉就不可能再戰勝我了!

在之前一屆的紐約馬拉松上,沿途的居民已經被官方打好招呼,要接納突然跑到住戶草坪上施肥的不速之客,但是像27歲的凱爾-西蒙斯就沒那麼走運——參加100邁超馬(100英里,約160公里超級馬拉松)的他在路上多吃了兩個甜甜圈,結果還沒有撐到官方指定施肥場所,就污染了褲子,導致不幸退賽

這種內容甚至不宜被單獨拿出來觀瞻,隨便找個搜索引擎輸入“馬拉松、內急、失禁、腹瀉”等相關詞彙,總有大開眼界大倒胃口的景象,獵奇的讀者們,也應該順便同情一下運動員們一下。

當然了,如果不是大號,小號就好辦得多:只要不在發令槍想起後突然緊張,賽前的備用廁所還是夠多的。但是必須要考慮到每場賽事總有個幾萬人一起參加,排隊的時候容易焦慮,焦慮容易緊張,緊張就容易刺激腸胃蠕動……

如果你是一個瓶子收集者,當你在馬拉松的起跑線前後道路兩側,發現各式各樣包裝的,沒有瓶蓋但是液體顏色統一的半滿的瓶子,你應該做好準備,這些也許是他們帶來補充的水分的容器,但此刻其中蘊含的只有他們的緊張和心虛,畢竟在這條42.195公里的路上,他們的手邊,連這樣的瓶子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