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衝突折射現代戰爭樣貌

新一輪巴以衝突雖然持續時間不長,也沒有展開地面作戰,但仍從不同側面折射出現代戰爭樣貌

城市防空反導作戰愈發困難。現代城市作戰中,與進攻方相比,防空反導明顯居於不利地位。此輪衝突中,哈馬斯的主要作戰手段就是向以色列無差別傾瀉大量低成本火箭彈。根據相關數據,哈馬斯發射了4000多枚火箭彈,炸死了12名以色列人。以城市上空無數次響起空襲警報,大批民衆在深夜被要求進入防空洞躲避,因此造成的摔傷事件時有發生。以軍的明星裝備鐵穹”系統雖爲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成功率自稱可達90%,但這剩餘的10%已足以成爲哈馬斯炫耀的“戰果”。哈馬斯長期居於被封鎖加沙,其土製火箭彈尚能對以色列造成威脅,未來城市防空反導作戰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斬首行動”達到新烈度。此前美軍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中多次遂行“斬首行動”,但收效甚微。此後,美軍針對本·拉丹及“伊斯蘭國”頭目的定點清除行動則多取得成功。此次衝突中,以軍展現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定點清除能力。衝突全面爆發的第三天凌晨,以軍就成功擊斃了包括卡桑旅在加沙的最高指揮官巴塞姆·伊薩在內的多名哈馬斯高級指揮官。截至5月17日,被以軍定點清除的哈馬斯及其他巴勒斯坦武裝組織高級成員已達33人。

現代戰爭中,“斬首行動”對偵察監視、指揮控制的要求極爲苛刻。戰時行動只是一瞬,準備工作都在平時。據報道,以軍在戰前就已建立了龐大的戰場數據庫,對哈馬斯高層辦公地點住所、常用車輛、喜好以至其親屬相關信息都瞭如指掌。另外,以軍在戰時還下調了實施“斬首行動”的指揮權限,使指揮層級更加扁平,指揮流程更加簡化,大幅縮短了從發現到攻擊的時間。

輿論戰更加被重視。此次衝突中,雙方都對打贏輿論戰高度重視。哈馬斯一如既往主打悲情牌,強調誓死捍衛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以及反對以色列在謝赫傑拉地區的“強拆”,意圖塑造一個爲巴勒斯坦人民、爲伊斯蘭世界發聲的聖戰形象。雖然新意不多,但總體效果不錯。

相比之下,以色列則採取“陽謀”“陰謀”相結合的方式爭取輿論。一方面,以色列在空襲發起前,針對可能傷及加沙民衆的情況,提前進行電話通知或者發射具有警告作用的“聲彈”等,使巴民衆先行撤離,以避免造成較大規模平民傷亡。這一“敲屋頂戰術一經媒體曝光,無須刻意宣傳即爲以軍在道義上加分不少,此爲“陽謀”;另一方面,以軍以藏有哈馬斯“軍事資產”爲由,炸燬了3棟媒體大樓,其中包括美聯社卡塔爾半島電視臺所在的阿爾賈拉媒體大樓等。此舉對於那些反以媒體無疑是嚴重的警告。此後,以政府和軍方則用鋪天蓋地的戰場報告來引導媒體走向,企圖掌控輿論主導權,此爲“陰謀”。

現代戰爭中仍然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道”既是客觀存在,同時也包含主觀成分,特別對於遠離戰場的其他國家的人民而言,主要依靠新聞報道來了解戰況。對此,識別真僞顯得愈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