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經濟團隊怎麼訂對陸政策?專家:脫鉤概念將淡出

拜登經濟團隊可能將中國崛起視爲挑戰而非威脅,同時脫鉤概念會淡出。(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20日是美國總統交接,拜登(Joe Biden)對中國大陸經濟政策是否會有別於川普(Donald Trump)?FT(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劉裘蒂認爲,民主黨掌握2院,拜登提名的經濟團隊任命案過關相對容易,而由這些成員過去著作言論來看,「中國挑戰」會取代「中國威脅」成爲關鍵詞,「脫鉤」概念將淡出。

拜登經濟團隊提名包括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貿易代表戴琦(Katherine Tai,臺灣移民第2代)、白宮管理及預算局局長譚登(Neera Tanden)、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勞絲(Cecilia Rouse)、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狄斯(Brian Deese) ,劉裘蒂認爲有4大特色專業領域經歷、更少華爾街人士、女性和少數族裔出頭、重視種族平等與環保永續發展議題

劉裘蒂分析,拜登在篩選過程中確定這些人,可以想見團隊成員理念和拜登競選綱領會大概一致,但每個人有不同背景,仍須經磨合與腦力激盪,纔會開始推出應對中國挑戰的策略。可以確定的是,此團隊不會像川普一樣缺乏連貫性還有偏好意識形態,而且會有系統執行決策

預期的是,拜登團隊反對川普抵制WTO(世界貿易組織)作法,WTO經過25年誠然已經無法應對目前的世界,但是應該是透過有序改革WTO重新建立貿易原則,美國不應該脫離傳統建立和遵循秩序角色而採取單邊主義

劉裘蒂預期,戴琦會是團隊中最主要對北京鷹派,但她對中國崛起也會採取相對務實態度,而不是圍堵。戴琦認爲川普在貿易政策並非一無可取,至少提出值得美國思考的問題,即中國挑戰和威脅的本質,她認爲必須制定短期、中期、長期戰略來應對,而非像川普不斷用行政命令解決一些過於細節的問題,而且事實上還有不少行政命令因爲缺乏證據法院阻止。

拜登可能透過實體清單來進一步限制中國對美國技術的運用,特別是智慧財產權竊取、強制性技術轉讓、核技術、先進電子技術等領域。此外,在涉及人權新疆問題拜登團隊可能也會強硬,不過由於很少有企業能將供應鏈追溯到原材料,考慮到執行困難度,川普對新疆產棉花番茄禁令可否繼續執行,不無疑問。

劉裘蒂認爲,拜登經濟團隊與國家安全團隊將會有更緊密協作,會減少基於意識形態的衝突,更加從現實出發。不過短期內,拜登可能會在美國國內永續發展、人權與勞工等議題範圍有更積極作爲,比起制裁中國,提升美國競爭力更可能是其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