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藝途 薪火相傳

“七七”的號角油畫唐一禾

守護(海報潘紫荷

湖北美院三位創始人——唐義精(左)、蔣蘭圃(中)、徐子珩(右)

最後一根鋼樑(版畫) 武石

浩蕩長江奔流不息,百年學府我自芳華。一摞摞泛黃的課件,一張張珍貴的照片,一屆屆青春的身影,串起了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的線索,也見證着這所發現美、傳遞美、創造美的學府。櫛風沐雨,初心不改,湖北美術學院在中國大地上深深紮下了愛國之根美育之根、文化之根。

崢嶸歲月 丹青報國

近日,湖北美術學院辦學100週年藝術文獻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走進一層圓廳,便看到一側牆上掛滿了師生手寫的母校寄語,也有大量校友視頻現場播放,殷殷祝福,拳拳之心。他們說,學院就是能量場,給學生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希望。正廳最中央的位置,擺放的三座人物雕像,正是湖北美術學院前身——武昌美術學校的三位創始人,蔣蘭圃、唐義精和徐子珩先生。辛亥革命後第九年,武昌美術學院建立,拉開了這所藝術學府崢嶸的百年曆史大幕。此後,分別於1923年和1930年增設專門部本科與音樂學科,更名爲私立武昌藝術專科學校,武昌藝專的誕生成爲我國高等美術的發端之一。

然而硝煙四起,打破了武昌藝專的學子們浸潤藝術芬芳的靜好畫面。在廳中展出的油畫草圖《七七的號角》,描繪出一幅生動景象:幾位青年學生手持號筒、銅鑼、畫具等向前行進,他們步履堅定、神情莊嚴,充滿着無聲的號召力。“九一八”事變後,武昌藝專組織的抗日宣傳隊在武漢街頭和鄉村進行抗日宣傳,通過教唱救亡歌曲、演出街頭劇、舉辦宣傳畫公展等活動,爲抗日將士募捐。畫中的情景,既是對武昌藝專師生抗戰生活的描繪,也是對那個時代熱血青年共同氣質的呈現,這使得它不僅成爲這一時期武昌藝專人優秀作品的代表,還成爲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極具象徵意義的經典作品之一。

出了武昌漢陽門,望向黃鶴樓舊址奧略樓下的蛇山護壁,曾經可以盡覽創作於1938年,長50米、高30米的巨幅宣傳壁畫《全民抗戰》。當時來自全國各地的十多位藝術家參與了大壁畫的創作,而時年19歲的周令釗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周令釗1935年來到武漢報考武昌藝術專科學校,很快便參與到抗日藝術宣傳之中,當時年紀最小的他,將梯子綁在護壁的欄杆,翻過欄杆站到梯子上,繪就了壁畫的最上部分。當年的《新華日報》報道稱“這是抗戰以來的第一幅大畫”,雖然它問世不久,日寇就佔領了武漢,壁畫也隨之被毀,但它同抗戰爆發後武昌藝專師生繪製的40餘幅大型抗日宣傳畫一樣,都化作武漢人民抗擊日寇的決心與勇氣。

彼時武昌藝專的校長唐義精先生說:“可毀我者物質,不可毀者精神。”在學校毀於日軍轟炸後武昌藝專舉校西遷,接下來的十幾年中,全校師生幾經輾轉,伴隨民族興衰與國運沉浮,歷經戰亂遷徙、恢復重建,正如校歌中所說,“願吾儕努力潛修,復興我偉大民族”,武昌藝專人不管走到哪裡,都時刻謹記“藝術救國”的時代重任,“妙手繪丹青”時,不忘“鐵肩擔道義”,他們用堅毅的革命精神描繪出民族復興的壯麗畫卷。

以藝戰疫 家國情懷

從佔據了展廳重要位置的“湖北美術學院世紀美育歷程”專題展覽長廊中走過,人們在感慨於湖美百年櫛風沐雨、薪火相傳的同時,也會被另一面牆上一線排開的幾十張小幅照片所吸引。照片記錄了湖美師生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學習與工作點滴,這些照片有的生動趣味,有的緊張壓抑,在這段特殊的歷史時空中,湖美人表現出的樂觀、堅韌、奮進讓人觸動。

在這些照片中,一封來自於武漢雷神山醫院的感謝信極爲醒目。在疫情防控最困難危險的時刻,爲了給醫護人員加油鼓勁,湖北美術學院設計系和服裝藝術設計系分別主辦了題爲《2020插畫戰疫:2019第二屆“東+西”國際設計周暨第二屆“東+西”國際插畫藝術大展(中國·武漢)特邀插畫師抗疫情主題插畫》和《宅家雲看展:藝術戰疫·心手相牽》的線上展覽,截至三月底,共組織創作了幾百幅抗疫宣傳插畫及海報作品,幫助雷神山醫院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文化長廊,受到了在院醫務人員的喜愛和歡迎。

在各省醫療隊撤離湖北之際,湖北美術學院團委組織學生團隊開展了“爲一線抗疫英雄手繪頭像”公益活動,記錄下抗疫英雄們的面容與故事。醫護人員、軍人、警察、環衛工、社區工作人員……一張張細緻刻畫的面龐,一段段動人的抗疫感言,無聲的線條裡充滿了敬意。這些是湖美人用實際行動展現湖美力量與湖美精神,彰顯了師生們衆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壯志豪情和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

十秩起航 續寫華章

近年來,湖北美術學院積極開展學術交流,科研成果日益豐碩,逐漸發展爲集美術教育、美術理論研究、藝術創作設計和文化產業開發於一體的綜合性高等美術學府;同時以湖北美術學院現代公共視覺藝術設計研究中心爲平臺,用藝術設計和藝術創作服務於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善於作爲、勇於擔當,在爲社會服務的過程中將學校美育不斷推廣。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武漢體育中心主場館多項大型創作項目、武漢園林博覽會、北京大興機場藝術牆等藝術項目中,均有湖美人智慧的成果。在武漢成爲“設計之都”、武漢市城市發展建設的過程中,湖北美術學院也參與了大量項目的設計實施,立下赫赫功勞。

爲助力脫貧攻堅,湖北美術學院持續推進文化扶貧、教育扶貧。在貧困山區設立寫生基地,繪就山區風景秀麗圖畫,把美育帶進鄉村,培訓當地美術教師和美術愛好者。同時,發揮美院學生的優勢,給貧困地區農產品進行包裝設計、產品推廣,還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貢獻才智,規劃鄉村設施佈局,指導當地農民親手改造自己的生活環境,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

一百年來,湖北美術學院見證、參與着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的發展變遷,秉持“兼收幷蓄”的學術精神和“兼容互動”的教學理念,培育了一代代爲民族解放、國家建設貢獻激情,爲時移世易、日月更替留影記錄的藝術家與理論家。

如今,湖美人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積極適應高等教育進入大衆化階段,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養體系和模式,立足湖北、輻射華中、服務全國,繼續爲文化繁榮與社會進步篤力前行,在荊楚大地上繪就更加絢麗的明天。正如院長許奮所期許的那樣:“創造新的歷史,纔是對歷史最好的紀念。”

(本報記者 許馨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