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北京開始行動

【現實挑戰】

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需落實具體行動

【應對策略】

北京公共場所開始逐步落實“綠色通道”;老年大學完善數字化課程,幫助老年人學習手機計算機

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成爲熱議話題行業服務窗口爲老年人提供“無碼綠色通道”,養老機構開設數字化課程——北京市政府部門和養老機構正在不斷落實具體行動。

北京公共場所逐步落實“綠色通道”

日前,民政部表態,將聯合相關部門,深入研究老年人在智能技術中遇到的困難,滿足老年人在出行、就醫、預約服務、線上消費等方面的需求。隨後,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北京市老齡協會發布《智慧助老行動倡議書》,呼籲行業窗口優化服務,爲老年人提供“綠色通道”。提出在車站機場公園、銀行、醫院、商場等公共場所,應提供必要的信息引導和人工幫扶;建立“無碼綠色通道”,採取替代措施,保留現金支付線下辦理渠道,改善“面對面”服務。

11月5日,北京市衛生部門已給出迴應,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75場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年底前,所有醫療機構都須開設老年人掛號、就醫等綠色通道。值得關注的是,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在做好非急診全面預約的基礎上,將根據老年人就醫實際情況,爲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

養老機構開設數字化課程

與此同時,養老機構也將數字化課程列入計劃。近日,早期推行“學子型養老”的養老機構北京金手杖養老公寓成立老年大學,將開設數字化應用相關課程列入計劃。北京宏福集團董事局主席黃福水介紹,金手杖養老公寓原本就開設有電腦班課程,經常邀請中央戲劇學院學生作爲志願者,幫助老人熟悉、應用操作計算機,掌握互聯網技能;同時,還開設了微信學習班輔導老人學習包括微信等常用App在內的手機應用技巧。日常生活中,養老公寓工作人員全員“兼任”智能手機使用輔導員,幫助老人清除數字化應用障礙。金手杖老年大學成立之後,將在此基礎上完善課程內容,幫助老人適應數字化時代、享受智能生活。

值得關注的是,老年大學面向人羣不僅覆蓋了入住老年公寓的老年人,還將通過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及其他社會組織招收老年人報名學習,開設課程從老人實際需求出發,安排了受老年朋友歡迎的多樣學習內容。據瞭解,該老年公寓所在的昌平區北七家鎮鄭各莊村有居民3萬多人,其中相當比例爲老年人,有意願參與的老年人均可報名學習。

“從電腦到手機”東城競賽檢驗成果

北京東城社區學院積極發揮數字化學習優勢,長期爲周邊街道市民學習計算機提供師資場地和設備支持。其編寫的社區教育系列教材《從電腦到手機》,受到了社區居民,尤其是中老年人士的好評。

爲了檢驗大家數字化學習的成果,日前,學院舉辦了東城區中老年市民計算機應用能力競賽,17個街道選出的近百名參賽選手參加了決賽。東城區崇外街道58歲的王慧芬獲得了競賽二等獎,她說,自己在老年大學學習期間,學會了使用計算機文檔編輯,以及手機支付、拍照,還用微信聯繫上了許久未見的老同學,讓退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記者 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