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重大發現!7千萬年前罕見「恐龍齶骨化石」出土 古生物學史邁新頁

Scientists believe they may have stumbled on a new dinosaur species that lived in the Arctic 70 million years ago when the region was warmer than it is now https://t.co/SGoYMgRu7l

實習記者林宣佑/綜合外電報導

北極海發現齶骨化石科學家無意間找到恐龍物種證據。新發現打破了北極地區只是「遷徙路徑」一說,恐龍可能終年在極區生活

科學家發現的齶骨化石十分稀有,推斷屬於奔龍科未成年的恐龍,存活於7000萬年前,北極地區較溫暖的時期。這些掠食性的恐龍與鳥類演化密切相關,成員包括迅猛龍。他們的遺蹟遍佈北美洲南美洲亞洲,分散在各大陸,但缺乏骨頭化石好讓古生物學家追蹤他們的路徑。

許多科學家認爲,北極海只是恐龍橫跨亞洲和北美洲時的「遷徙路徑」,但這項學說被齶骨化石粉碎。從這塊齶骨化石的發育過程來看,這隻年輕恐龍可能出生在北極地區,因體型太小,不可能歷經長途遷徙,強烈顯示有其他恐龍在附近長居、交配

▲科學插畫家Andrey Atuchin修復重現Prince Creek地層河岸環境,與文本描述的地質證據相匹配。(圖/翻攝自PLOS One期刊

這塊齶骨化石在北極海附近的北阿拉斯加Prince Creek地層被發現,Prince Creek地層保存有高比例的極地恐龍化石。這是在北極海被發現的第一塊非齒類化石。

一位曾在科學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發表的科學家表示,紀錄顯示,一般奔龍科恐龍的化石都非常脆弱,且不易保存。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亞倫山德羅·基亞倫扎(Alessandro Chiarenza)說,「這個地方很少發現食肉恐龍的骨頭,而從很小的個體中找到,簡直跟大海撈針一樣。」這次新發現無疑是古生物學史上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