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陸 美要將戰機分散部署亞太 航母補缺口

美國空軍F-35A隱形戰機資料照。(美國空軍)

多年來,美國空軍在西太平洋部署只集中在兩個基地,其中戰機是在日本沖繩縣嘉手納空軍基地,而轟炸機和大型支援機則是在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Andersen Air Force Base)。

據《富比士》(Forbes)雜誌網7日報導,北京緊盯這些大型基地,並策劃出簡單的戰略,以壓制美國在相關地區的空中武力解放軍打造了數千枚非核彈道飛彈,一旦爆發戰爭,就可以對準美軍基地猛炸,直到跑道、停機坪飛機庫燃料槽和倉庫都夷爲平地。

中方火箭軍歷經多年擴充,如今已擁有約1,300枚陸射飛彈,而它們的射程足以從中國大陸打到嘉手納和安德森空軍基地。如今美國空軍敏銳地意識到相關威脅,爲了避開彈雨,他們想出將數百計戰機分散部署在數十個較小的基地,以稀釋中方火箭軍的打擊力

儘管美國空軍不願透露,計劃中究竟涵蓋了那些基地,但還是可以根據相關資料來推測。能提供最可靠設施的,就是美國屬地小島型國家。而菲律賓雖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基地,但卻只有在反覆無常的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心血來潮時才能進出。

新出現的擴大美國空軍基地網顯示,其中最顯著的機場部署缺口,可能出現在臺灣東部的菲律賓海域。而美國太平洋艦隊(US Pacific Fleet)屆時可能出手相助,部署航母,還有大甲板突擊艦,以填補那缺口。

猶如美國太平洋空軍(Pacific Air Forces)司令斯巴赫(Kenneth Wilsbach)所說的,空軍要利用太平洋的每一塊混凝土地,並擬定了主要清單。他先前指出,美軍對那些機場全都規劃,其中部分符合標準,就成了基地羣的一部分。而在這網路中,有些基地成爲主要樞紐,其他則是輪輻

而這所謂「敏捷戰鬥部署」(Agile Combat Employment,ACE)所講求的,是來自主要基地或樞紐的軍機在沒有固定支援網路,以加油,並重新武裝狀況下,從環境嚴峻的地理位置相當迅速地起飛。維斯巴赫指出,ACE的前提在於,與其只有少數規模真的很大的基地,不如讓軍力分散部署,大大提高機動性敏捷性,讓敵方更難以捉摸。

無論是軍機、燃料,武器補給品,更別說是人員了,都可以透過這些樞紐,運送到較小的輪輻基地。而其中的理論在於,這些人員和軍備轉移得愈頻繁,就愈能躲避中方攻擊。

目前帛琉(Palau),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和馬里亞納(Marianas)等太平洋島國都想要讓美國駐軍,而這至少可以讓空軍再增加6個簡易機場。此外,美國轟炸機也定期會派轟炸機到澳洲達爾文(Darwin),使清單上又多了一個機場。

而比較不確定的,則是那些最接近中方,還有最可能戰區,也就是臺灣的機場。但無論是克拉克空軍基地(Clark Air Base),或是中業島,都位於菲律賓。在2016年喜怒無常的菲律賓強人杜特蒂上臺前,萬一美中爆發衝突,美國還能靠菲國提供基地,但現在就不一定了。或許當他2022年下臺時,美菲關係能所有改變,而「敏捷戰鬥部署」基地也還能成長。畢竟隨着解放軍繼續製造飛彈,美國空軍就需要更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