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斷炊京城銀搶先佈局債市

京城董事長戴誠志。圖/本報資料照片

京城銀重要數據概況

全球QE氾濫,京城銀搶先佈局債市,避免後市「斷炊」。京城銀董事長戴誠志表示,京城銀在債市搶先補貨,以備未來一年至一年半到期債券的不時之需,建立起「防守部位」,目前京城銀行海外債券投資部位達12.6億美元,已創下新高水準。由於京城銀目前整個財務投資佔存款比重約21%,後續還有大約等值70、80億臺幣左右的加碼空間

京城銀4日舉行法說會。戴誠志指出,目前京城銀的存放比約81%、82%,流動性資金運用效率處於理想的配置狀態

京城銀上半年總存款量達2,010億元、總放款量達1,670億元,成長92億元,其中21億元來自紓困,其中京城銀承作小規模營業人紓困,在民營銀行可說率先打頭陣、名列前茅,不過京城銀今年上半年的業務成長,仍有超過3/4的量來自於非紓困的放款業務,若不計入紓困,整體放款成長率亦多達4.5%,含紓困在內爲5.8%。

京城銀主管表示,上半年京城銀因爲很多手中部位因爲降評變成「墮落天使」,3月也賣了不少非投資等級債,之後也伺機再補充加買更多的部位,作爲未來一年至一年半到期的債券部位的預先補充。

戴誠志指出,目前的債券持有期間都在6年以上,現有的12.6億美元水位可說處於「舒適帶的中高水位」,除了有機會還可再進場加碼,至少已可降低京城銀對於債券到期或提前贖回的「再投資」壓力,直接明年底爲止,僅3,200萬美元的部位到期,至少未來18個月內不用再爲債券陸續到期,如何補充新債而苦惱。

他也分析,現在全球市場被央行所吸收的債券部位已不在少數,例如,美國聯準會就放出3兆美元資金在債市,也吸掉不少籌碼,使銀行要在市場上買債空間也受限,對此京城銀已預先作好提前補貨,也可避免再投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