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掩飾的歧視

當地時間3月9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表示,將於10日與國會共和黨議員討論工資收入減稅措施,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新社)

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菁英尤其是共和黨,明顯加大對北京的抨擊力度。從總統川普的「中國病毒論」到國務卿蓬佩奧的「究責論」,甚至有人主張,美國應該重拾16至19世紀由政府發執照,以海盜船方式對抗北京一帶一路。共和黨策士更提出了針對北京的教戰守則,參議員柯頓公開倡議,應該禁止中國學生到美國學習科學,只能學習諸如莎士比亞的文學,對中國的歧視愈來愈明目張膽。

美國兩黨社會、經濟各項政策上南轅北轍,反中情緒卻趨同,民間也在擴散。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有62%的美國人覺得中國日增的影響力對美國是威脅。共和黨或傾向共和黨者對中國持負評比率從56%飆升至72%。

民意趨向決定政客言行,政客言論又帶動民意,循環往復。11月2日總統大選逼近,美國Politico網站披露,共和黨爲了打贏選戰,擬定了3條教戰守則:一是中國掩飾真相導致疫情蔓延,二是民主黨對中國態度軟弱,三是共和黨人將對中國的肇事逃逸追責。這份長達57頁的手冊,可能成爲共和黨競選綱領。

美國保守派抨擊北京並不新鮮,但有影響力的學界和政界人士,不加掩飾發表歧視性言論,卻值得警惕。私掠船登上學術期刊討論,鼓吹用海盜手段對付中國,牴觸了美國以規則爲依歸的印太政策,卻沒有受到批評,讓人感到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思維邏輯。如果可以這樣打擊「對手」,則天下必然大亂。

學術交流更是如此,參議員柯頓的限制中國學生學習科學之說,潛臺詞是不准你在科學技術上學習我甚至超越我。如果這樣的心態在美國官學界持續蔓延,中美關係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