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煤+灌溉耗水 內蒙古湖泊30年減少145個

蒙古高原湖泊在過去30年間呈快速消退趨勢。(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科學院院士方精雲領導研究團隊10日發佈研究成果表示,「蒙古高原的湖泊在過去30年間呈快速消退趨勢」,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湖泊總面積在這期間縮小了30.3%,數量爲145個,至於主要原因煤炭開採和灌溉耗水。

地處歐亞大陸腹地的蒙古高原主要包含蒙古國和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科學院院士方精雲領導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大學研究團隊,先對蒙古高原所有面積大於1平方公里的湖泊進行監測,通過遙感判斷與業外考察發現,湖泊數量從1987年前後的785個銳減到2010年的577個,「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減少了145個,佔內蒙古地區湖泊總數34.0%。蒙古國減少了63個,佔蒙古國湖泊總數量的17.6%。」

調查還顯示湖泊面積明顯減少,特別是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湖泊總面積,由1987年前後的4160 平方公里縮小到2010年的2901 平方公里,縮小幅度爲30.3%。

方精雲表示,在內蒙古地區的草原區,煤炭開採耗水解釋了64.6%的湖泊面積變化,而在農牧交錯區,灌溉耗水解釋了將近80%的面積變化。他根據此數據呼籲國家地方政府出臺政策,長遠規劃和謹慎使用內蒙古自治區及中國北方地區地下礦產資源水源,確保該地區可持續發展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