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炎裕專欄-美韓中臺全球大鋼廠 展望樂觀

鋼鐵產業屬於高度資本密集產業,鋼鐵平均價格漲跌最大決定因素總體經濟成長速度、產業與房地產投資計劃需求面因素。展望未來鋼鐵先從國際大廠最近看法分析起:

拜登財政支出範圍擴大至公路、水管寬頻網路、電動車充電站、先進製造研究等領域,這些基礎建設需求將延續很多年,過去30年美國在「投資美國」比重相對偏低,川普與拜登共同處就是內政優先。

投資美國基建活動指標Global X U.S.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ETF(PAVE)今年以來上漲27%,遠超過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12%。Nucor Corp是美國最大鋼鐵生產商,主業是鋼條樑柱薄板鋼板等鋼鐵產品,同時也是北美最大的廢料回收公司,過去一年股價上漲1.5倍,Nucor財測預計第二季收益將會超過第一季度創營收新高。

韓國最大鋼鐵製造商浦項鋼鐵與現代汽車以及起亞達成協議,因大宗物資鐵礦砂成本增加,每公噸車用鋼產品售價提高至5萬韓元。浦項鋼鐵第一季度淨利1.13兆韓元,年增1.62倍。現代鋼鐵(Hyundai Steel)也與集團內買家現代汽車與起亞協議,將1公噸車用鋼價格也提高至5萬韓元。現代鋼鐵賣給現代汽車與起亞的車用鋼品量佔其業績三成左右。現代鋼鐵第一季淨利2,199億韓元,較2020年同期淨損1,154億韓元好轉。

現階段鋼鐵製造業者原物料價格漲價因素能轉嫁給下游企業客戶,主因是下游客戶需求強勁,加上價格上漲趨勢庫存風險較低。

5月中旬寶鋼6月盤價持續上漲引爆政策重手干預,預計寶鋼7月盤價漲勢會收斂,符合政策指導目標。5月中旬起中國鋼鐵價格跌勢兇猛跌幅超越鐵礦砂,導致中國鋼鐵廠獲利大幅衰退,反應鋼鐵產業生產成本相對穩定,報價漲跌直接改變獲利增減。鋼鐵廠若持續虧損可能會導致鋼鐵廠聯袂減產,成爲推升鋼價的理由,所以中國政府略爲改變政策放寬管控,使得鋼筋和鐵礦砂價格止穩。

中國自5月1日起取消146項鋼品出口退稅,以熱軋、合金鋼及不鏽鋼等爲主,6月1日起執行「新版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淘汰高耗能設備化解過剩產能,中國持續推動高爐廠限產,預計下半年中國當地產量開始感受減少,將會使出口業者轉回內需市場,進而使國際供給量下滑。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表示,下半年鋼市「第三季穩、第四季旺」。他認爲中國出手干預一度造成行情震盪,但事實證明市場機制「看不見的手」更勝一籌,這一波復甦除美歐基建帶動,另一原因是全球綠能趨勢需要高品級鋼材風電太陽能、電動車,甚至還有半導體廠擴產,都需要鋼鐵做爲元件原料。

中鋼將在中旬開出7月盤價會考量下游用戶競爭力,中鋼會合理的漲,不會「呷緊弄破碗」,進一步看好第四季傳統旺季威力。比較特別是目前中鋼重點放在清查客戶是否壓倉囤貨、惜售哄擡價格等投機行爲,囤積庫存現象從半導體產業蔓延至鋼鐵產業,反應出預期價格上漲趨勢,以及中鋼照顧下游盤價漲幅相對較低的套利空間。

新光鋼董事長粟明德認爲鋼鐵景氣「如日中天」,主要來自臺商迴流投資、政府公共工程、廠房結構、高防腐蝕太陽能鋼板及離岸風電工程等。中國取消鋼鐵出口退稅,亞洲鋼材供需將吃緊,第二季起出貨較去年同期成長一倍且手中訂單也滿到年底。粟明德看好下半年與明年鋼鐵景氣。

歸納四項投資建議及觀察重點:

1.相較消費性電子產品、航運等產業,中鋼自2020年第三季報價才由跌轉漲,鋼鐵屬於「慢熱」族羣,試比較長榮與中鋼過去半年股價表現差異。

2.全球減碳大趨勢,中鋼估算歐洲即將開徵的碳稅,未來每噸鋼品將增加30~60美元成本,而且是完全無法轉嫁的,代表高鋼價時代來臨。

3.報價上漲與囤貨,報價上漲自然引發惜售囤貨投機,中鋼每月盤價先考量國際鋼價表現然後要照顧中下游鋼鐵廠,所以報價漲幅低於國際引發預期投機心態,一旦現貨價格下跌或政策嚴查炒作,短線波動變大。

4.基建法案短期陷入僵局,美國兩黨對基建法案看法分歧,共和黨的底線是願意在基建計劃與拜登合作,但拒絕在加稅問題上妥協。

民主黨雖有人數表決優勢,但仍先採取協商策略,5月下旬白宮將預算規模降至1.7兆美元,但與共和黨的5,680億美元仍差距甚遠,6月上旬基建談判失敗,兩黨將重新談判,而民主黨希望7月4日前通過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