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人物「小淘氣」作者訪臺 衛武營到處畫

大衛辛在衛武營內的展演館門口留下小淘氣身影立體透視感十足。(林宏聰攝)

大衛辛創作恐龍,是爲臺灣創作的新角色。(林宏聰攝)

大衛辛利用排水孔畫小老鼠,吸引朋友好奇觀看。(林宏聰攝)

衛武營正舉辦童樂節活動,今年邀請美國地景畫家大衛辛來臺,在營區角落留下他最知名的外星人物「小淘氣」、「飛天豬」等角色,邀民衆一起尋找藝術;大衛駐臺期間也將至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屏東枋寮F3藝文特區創作,在南臺灣散播地景藝術種子

美國插畫家大衛辛(David Zinn)曾夢想出版童書,卻被出版社退件,他沮喪拿着粉筆人行道作畫,沒想到一畫就是29年,他的畫作結合街頭環境、呈現3D立體美感筆下人物外星生物小淘氣(Sluggo)及其他動物朋友們在網路上有大批粉絲

其中,小淘氣像青蛙一樣綠皮膚,卻有1對向上方伸出的眼睛,大衛辛透露,小淘氣其實是人類小男孩,因爲崇尚快樂、嚮往過不同生活,才逐漸變成外星人的樣貌,和夢想變成真人的小木偶皮諾丘正好相反。

大衛辛受邀參加衛武營童樂節,是他首次造訪亞洲,他抵臺後先觀察園區環境,趁颱風來臨前已完成5幅作品,利用地面裂縫繪製飛天豬、展演館門口畫小淘氣、草叢邊則有小烏龜,還有1只石墩上的恐龍是專爲臺灣創作的新角色。

「這是我所畫過保留最久的作品!」大衛辛說,他以往多用粉筆、有機顏料作畫,可能下過一場雨就被沖掉了,這次爲了撐過童樂節1個月展期,改用壓克力原料外層再上保護漆,不過他強調地景藝術原本就該融入環境,因此絲毫不介意孩子們在作品上踩來踩去。

衛武營7日宣傳「注意!小淘氣趴地!」活動,邀民衆童樂節期間到園區尋找大衛辛的作品,他也將於10日、11日到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12日到屏東枋寮F3藝文特區作畫,衛武營營小組代理召集人曾慧珍說,盼衛武營成爲藝術港口,結合南部各縣市,爲民衆引進更多元美麗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