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40天的三伏開始了,炎熱夏日注意清淡飲食

民間俗語稱“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今日進入今年的“三伏天”,這也意味着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日子就要來了。今年的三伏天將持續到8月24日,炎熱天氣待機時間長達40天。

而在這段時間,民間飲食也有特別的飲食習俗,例如“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此外,有專家提醒,因天氣炎熱,三伏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飲食衛生以及營養搭配。

“頭伏餃子二伏面”

古人將一年中最炎熱的日子稱爲三伏天,三伏分爲頭伏、中伏、末伏三個週期,也稱頭伏、二伏、三伏。據資料顯示,今年的三伏天氣長達40天,其中頭伏是10天,中伏爲20天,末伏爲10天。

三伏期間,民間在飲食上也頗有講究,例如北方地區有說法“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由於每年入伏前不少地區新麥剛收,所以吃麪吃餃子也有“嘗新”的意思

民間有頭伏吃餃子的說法,是因爲有說法認爲“伏”與“福”諧音,取“元寶藏福,福氣滿滿”的意思。而二伏吃麪的習俗,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魏氏春秋》記載,何晏“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文中的“湯餅”就是現在的湯麪。如今北方不少地區還講究中伏吃麪,比如北京炸醬麪麻醬涼麪山西部分地區吃湯麪。

末伏時,天氣逐漸轉涼,吃烙餅攤雞蛋,意味着圓圓滿滿、團團圓圓,討個吉利。

飲食儘量清淡

三伏天高溫酷暑,在飲食上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呢?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儘量吃少鹽少油的清淡食物,另外,高溫天氣,食物容易壞掉,所以在烹飪或清理食物的過程中注意食品的衛生安全,食物應及時放冰箱保存。”

朱毅還提醒,三伏天也要補充蛋白質,多吃蔬菜,達到營養均衡。“蛋白質的補充必不可少,可以適當地吃一些鴨、鵝、魚等動物蛋白質或者豆漿豆腐植物蛋白質,增強抵抗力。”

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顧問、科普分會名譽主任委員長路表示,三伏天容易耗氣傷津,食慾不振,因此,要在防暑降溫的同時注重養生保健,注意合理飲食。

他表示,薏米赤小豆粥、綠豆百合粥、荷葉綠豆粥等都是補氣清暑、調理脾胃的不錯選擇。同時,他建議,三伏天裡可以適當吃一些苦瓜西紅柿等具有去火作用的新鮮蔬菜以及能夠消暑的綠豆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