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滑手機 男子頸椎長骨刺險癱瘓

過去因椎間盤突出(頸椎骨刺)而求診的患者以50、60歲以上民衆爲主,現在30歲以上的患者也越來越多,有年輕化趨勢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林周義攝)

椎間盤突出的症狀包括手腳麻痹、頸部痠痛大小便不順等,若未妥善治療,可能因神經受壓迫而導致癱瘓。(林周義攝)

46歲的小明化名)上班時需長時間使用電腦,回到家後又滑手機,最終出現肩頸痠痛、雙腳緊繃等狀況醫師檢查後發現,男子脊髓受壓迫,頸部相當脆弱,只要不小心跌倒或被推,就有可能癱瘓。

一個頭約有4.5公斤重,曾有研究指出,頸部彎曲15度,頸椎就承受12公斤壓力,相當於1歲半小孩重量;彎曲30度,則承受4歲小孩的重量;彎曲45度,相當於承受6歲小孩重量;彎曲60度,則相當於8歲小孩坐在脖子上。

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黃啓訓表示,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普及化影響低頭族(phubber)也越來越多。過去因椎間盤突出(頸椎骨刺)而求診的患者以50、60歲以上民衆爲主,現在30歲以上的患者也越來越多,有年輕化趨勢。

以小明爲例,先前因頸部痠痛而找人按摩,症狀沒改善,走路仍然一跳一跳。經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他長期姿勢不良,每天除上班用電腦,下班滑手機,頸部因長期低頭遭受壓力,導致椎間盤突出,進而壓迫脊椎。若未及時動手術,恐因壓迫神經而癱瘓。

椎間盤突出的初期症狀包括手腳麻痹、頸部痠痛、大小便不順等。若及早發現,可採取復健治療,嚴重者則需動手術。黃啓訓提醒民衆,使用3C產品時,應避免頸部過於彎曲,切勿同一姿勢維持過久,每30分鐘就應起身活動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