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大人輕傷、孩童卻腦出血 未用兒童安全座椅「死亡率高8倍」

國健署110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未滿4歲兒童每次乘坐轎車時,有將近1成8的家長不常將兒童安置在安全座椅上,其中家有3歲到未滿4歲的兒童的家長中,更有將近2成的家長從來沒有將兒童安置在安全座椅上。本報資料照

迎接新生命是爲人父母莫大的喜悅,同時更希望寶貝能平安健康長大,但寶寶出院返家過程中的第一次乘車安全嗎?衛福部國健署提醒,寶寶乘車一定要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謹記「後、安、固、指」4字口訣。醫師則表示,臺灣6歲以下兒童死因回溯中,在交通事故意外上每年仍有孩子因沒有使用安全座椅而重傷甚至死亡,但同車大人卻只有輕傷,呼籲外出乘車務必備妥兒童座椅。

國健署110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未滿4歲兒童每次乘坐轎車時,有將近1成8的家長不常將兒童安置在安全座椅上,其中家有3歲到未滿4歲的兒童的家長中,更有將近2成的家長從來沒有將兒童安置在安全座椅上。根據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 的交通事故統計,兒童未乘坐安全座椅,死亡率是乘坐者的8倍。

臺灣兒科醫學會理事彭純芝表示,在6歲以下兒童死因回溯時發現,每年都有兒童因爲沒有兒童座椅而重傷,甚至死亡的案例,但同車大人都是輕傷。曾有一名家長覺得只是出門買東西,5分鐘的車程就沒讓孩子坐在安全座椅上,在市區路上發生小碰撞,孩子卻因此頭部受到撞擊,造成腦部出血。

「家長要堅持,小朋友才能習慣安全座椅。」彭純芝說,2歲前的小孩只要家長能夠堅持住,就可以讓孩子養成「上車我就是要坐在那」的認知,但家長容易因爲5、10分鐘覺得車程很短,上車就讓孩子隨便坐,就無法養成習慣,即使哭一次、二次還是要堅持,才能確保一家的行車安全。

國健署表示,曾有2車發生車禍,車內受到嚴重撞擊,車上妻子僅受輕傷,但妻子手中懷抱着剛滿月的嬰兒,因爲未依規定乘坐汽車安全座椅,搶救後仍宣告不治;也有駕駛路途中自撞路燈杆,車上載了2名友人、妻子及6個月大的男嬰,自撞事故發生後,發現車內沒有汽車安全座椅,最後導致駕駛不治,男嬰被救出時昏迷。提醒家長們,不論路途的遠近,千萬不可輕忽兒童乘車使用汽車安全座椅的重要性。

國健署提醒,家長要準備適齡汽車安全座椅,可牢記「後、安、固、指」使用之4要訣:

國健署長吳昭軍提醒,行車時使用安全座椅可降低兒童頸部73%衝擊力、減少71%死亡率,後向乘坐的安全性提高75%。因此呼籲,家長務必幫嬰兒準備符合國家標準CNS 11497檢驗規定之適齡汽車安全座椅,並牢記以下4口訣,於每次乘坐轎車時,將兒童安置在安全座椅上,讓每位兒童都能安心出門、平安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