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月觀察丨4月自主品牌篇:坦克快了不洗泥

聯會數據顯示,4月,自主品牌銷量爲66.7萬輛,市場份額佔比爲40.2%;1-4月累計銷量爲272.9萬輛,市場份額佔比爲40.88%,這意味着自主品牌已經重新在40%以上的市場份額站穩腳跟

在乘聯會統計的66個自主品牌中,4月增速高於行業平均水平(10.5%)的品牌數量達到35個,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品牌數量爲19個(剩下12個品牌無同比數據)。相比合資品牌有2/3的品牌增速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相比,多數自主品牌正處在快速增長階段。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統計的自主品牌數量多達65個,但是4月銷量能夠破萬的品牌卻只有17個,合資品牌4月銷量超過1萬輛的品牌則有20個。另一方面,自主品牌的銷量主要依靠包括長安吉利長城以及奇瑞頭部前十的企業帶動,這表明自主品牌正在加速分化,同時銷量低迷的自主品牌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正在快速上升。

與吉利、長城上演“三國殺”,長安險勝奪冠

長安4月憑藉87,964輛的銷量成績成功位列4月自主品牌銷量第一名,同比增長58.15%;1-4月累計銷量爲473,659輛,較去年同期增長105.9%。

近一年多以來,長安汽車增勢非常迅猛,今年有望和吉利爭奪自主品牌銷量年度冠軍。在藍鯨動力和全新家族設計及其他諸多因素的加持下,長安旗下多款產品獲得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尤其是SUV市場。

數據顯示,長安汽車4月有3款車型銷量破萬。其中,長安CS75(參數丨圖片) 4月銷量爲23,750輛,同比增長18.1%;長安CS55 4月銷量爲11,502輛,較去年同期增長62.1%;長安逸動4月銷量爲16,183輛,同比增長32.7%。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CS75憑藉較高的銷量成績打破了哈弗H6長期蟬聯SUV車型月度銷量冠軍的局勢。在4月終端市場銷量方面,本田CR-V憑藉29302輛的成績問鼎銷量排行榜第一,這意味着哈弗H6在SUV市場的統治地位將會被撼動,同時這一細分市場的競爭也會變得更加激烈。

另外,長安旗下定位高端市場的UNI-T和UNI-K兩款車型上市後表現十分搶眼。數據顯示,UNI-T和UNI-K4月銷量分別爲7749輛和6608輛,其中UNI-T較去年同期增長9350%。同時,長安歐尚憑藉主打性價比及長安品牌的帶動下也獲得不錯的銷量成績。數據顯示,歐尚X5成爲繼歐尚X7後新的銷量支撐,4月銷量達到11,179輛,1-4月累計銷量爲45,602輛。

吉利方面,4月銷量爲80,435輛,同比下滑15.5%;1-4月累計銷量爲357,607輛,同比增長26.8%。之所以吉利品牌銷量出現下滑,主要是受到主銷車型帝豪博越處在產品末期的影響。隨着全新換代的帝豪、新博越以及4.0時代下旗艦星越L的上市,吉利品牌的銷量有望重回正軌且實現正增長。自全新一代帝豪和星越L曝光以來,市場和消費者對這兩款車型的期待很高。

領克品牌雖然未能進入4月自主品牌銷量排行榜前十,但憑藉19,021輛的成績位列第十二名,較去年同期增長87.3%;1-4月累計銷量爲72,737輛,同比增長154.3%。需要指出的是,領克品牌進入的是15萬元左右的市場,能夠取得近2萬輛的月銷量可以稱得上比較成功的自主中高端品牌,殺入合資品牌的腹地

與吉利、長安不同,長城哈弗一直致力於SUV市場,同時能夠在4月獲得55,018輛的銷量成績還是非常出彩的。當然,長城哈弗品牌過度依賴對哈弗H6的過度依賴依然沒有明顯緩解。如今,哈弗H6在SUV市場的地位也遭到長安CS75和本田CR-V等車型的衝擊,長城需要新的增長點來支撐。

好消息是,定位更加高端的坦克系列成正爲長城在SUV市場新的增長點。數據顯示,4月坦克300的銷量爲5500輛,1-4月累計銷量爲19,823輛。當芯片危機和產能危機得到緩解後,坦克300的銷量有望進一步增長。

但是上週坦克被消費者在網絡上曝光由於工藝粗糙,坦克部分產品和車型存在雨天漏水的情況,並被認爲這是坦克“蘿蔔快了不洗泥”,爲了搶佔市場而放鬆了對品控的把關。

除了坦克系列外,長城汽車也在謀劃重新進軍轎車市場。在今年4月,長城汽車副總裁、WEY品牌總經理李瑞峰在一場媒體溝通會上透露,長城汽車已重新啓動轎車項目,首款轎車將置於WEY品牌下,計劃於今年5月發佈。當長城推出轎車產品後,它有望成爲長城汽車另一個增長點。

另外,押注新能源車市場的比亞迪在4月表現可圈可點。數據顯示,4月銷量爲49,712輛,同比增長42.9%;1-4月累計銷量爲148,897輛,同比增長60.3%。其中,4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爲25,450輛,佔比爲51.2%;1-4月累計銷量爲79,931輛,佔比爲53.68%。

奇瑞與一汽紅旗在4月也拿出了不錯的銷量成績單,其中奇瑞品牌銷量爲49,712輛、一汽紅旗的銷量也達到21,905輛,分別同比增長爲114.7%和50.9%。

勢力可期,蔚小理領跑

在自主品牌市場份額不斷回升的同時,造車新勢力成爲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雖然乘聯會統計的主流造車新勢力的銷量佔比有限,但是它們進入的售價區間主要集中在15萬元以上的市場,甚至超過30萬元以上的市場。

數據顯示,主流造車新勢力4月銷量爲28839輛,在自主品牌中佔比爲4.38%;1-4月累計銷量爲95604輛,佔比爲3.5%。

目前,蔚來、小鵬以及理想汽車依然位列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其中,蔚來4月銷量爲7102輛,同比增長125.1%;1-4月累計銷量爲27,162輛,同比增長288.4%。需要指出的是,蔚來旗下車型包括蔚來ES8、ES6及EC6等車型的售價均超過30萬輛,已經進入豪華車市場區間。如果蔚來繼續保持目前的增速,其將有可能成爲國內首個年銷量突破10萬輛的造車新勢力。

今年4月,理想汽車的銷量爲5539輛,同比增長111.3%;1-4月累計銷量爲18,118輛,同比增長228.3%。不可否認,理想汽車僅憑藉理想ONE一款中大型SUV就能獲得近2萬輛的銷量,這表明市場和消費者對理想汽車很認可。據悉,理想ONE的改款車型有望在今年上市,屆時有望進一步拉動理想汽車的銷量。不過,車型單一也成爲理想汽車在銷量方面實現新突破的桎梏,後續沒有新的車型來支撐的話,其與小鵬、蔚來的差距將會被拉大。

小鵬汽車方面,得益於小鵬P7的持續熱銷,4月銷量達到5147輛,同比增長410.6%;1-4月累計銷量爲18,487輛,同比增長661.7%。其中,小鵬P7的銷量爲2995輛,佔比爲58.19%;1-4月累計銷量爲10,969輛,佔比爲59.33%。

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小鵬旗下第二款轎車小鵬P5已經開啓預售。雖然小鵬P5在外觀造型方面沒有帶來新的亮點,但是作爲爲數不多搭載激光雷達的新能源轎車及比小鵬P7更優異的空間表現成爲該車較大的亮點。當小鵬P5上市後,如果價格比較親民的話,小鵬P5有望成爲小鵬汽車新的增長點。

除了蔚小理外,威馬合衆等品牌已經在造車新勢力第二梯隊穩住陣腳。數據顯示,4月威馬、合衆和零跑銷量分別爲3027輛、4015輛及2270輛,同比增長分別爲118.1%、532.3%和247.5%。累計銷量方面,威馬、合衆及零跑在1-4月累計銷量分別爲8576輛、11458輛和7694輛。在造車新勢力第二梯隊中,合衆汽車成爲較大的黑馬,不僅一舉超過了威馬汽車,同時前四個月累計銷量破萬,逐步拉近與第一梯隊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