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關了中國孔子學院,臺灣取而代之?

中共在外設立的「孔子學院」遭美國要求關閉,使得美國中文師資需求量大增,臺美去年12月簽署臺美國際教育合作瞭解備忘錄,啓動教育倡議教育部次長劉孟奇(左起)、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外交部長吳釗燮僑務委員會委員長振源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那原道出席華語教學論壇併合影留念。(張鎧乙攝)

美國各地大學基於學術自由考量,紛紛關閉校內孔子學院。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在接受《日經亞洲》(Nikkei Asia)訪問時說,爲因應美國學生學習華語的興趣這方面,民主臺灣應該挺身填補華語教學缺口,利用這個機會來宣傳文化和民主。

中國大陸在海外開設的孔子學院,其實就是當年美國新聞處(USIS)、後來的美國文化中心的翻版。冷戰時期,美新處不僅是莘莘學子學習美語的重要管道,也是美國流行音樂(對某些衛道人士而言,那是糜糜之音)的大本營,還是反蔣、反國民黨、臺獨異議人士庇護所

我們念高中、大學時,香港美新處出版了一份彩色雜誌《今日世界》,內容全是報導、介紹、「頌揚」美國科技發展與多元文化,對於共產國家的報導則選擇性的報憂不報喜。美國國家出資宣傳機構,當然要謹守美國的核心價值與文化觀點囉!稱頌自由民主,貶低非自由陣營的國家的一切,從制度到領袖、從文化到生活,也是很正常的吧!

中國大國崛起後,無論是派員前往西方各國設立孔子學院、強化央視國際頻道內容、辦理各項國際影展、電視展等等,都是師法美國當年的大外宣策略。像是前幾天鬧得轟轟烈烈的「臺灣之光」趙克露,她代理的那個美國國際媒體署,旗下的美國之音廣播電臺,在冷戰時期,表面上是外國學子學習美語的最佳渠道,論實質,也都是美國文化滲透他國的重要通路。中國的孔子學院,性質、任務、功能與美國之音,同出一轍。只不過,一是廣播,一是視頻,當然,當年,美國獨霸世界,沒人敢說嘴打臉,今日世界,雙元乃至多元,中國如法炮製,若是技巧太差,他國當然不依不許了!

然而,關了中國的孔子學院,臺灣真能取而代之?

酈英傑或許沒搞清楚,對中華文化景仰老外,希望學習的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隨,是中國傳世經典裡的智慧,找一堆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臺灣人,去教老外經史子集孔孟學說,豈不怪異?再說,如今的臺灣,許多年輕人連中國話都說不好,連書法都寫不來,總統連自自由由都能強辯爲自自冉冉,還能到國外去誤人子弟

酈英傑建議臺灣填補華語教學缺口,藉機宣傳民主。宣傳民主?何妨先去問問其他國家怎麼看臺灣的民主?恐怕,我們先得設法讓《亞洲週刊》拿掉「民選獨裁」的標籤才行。如何讓老外願意深入瞭解臺式的「孔子學院」傳什麼道、授什麼業、解什麼惑,是個大挑戰!

最怕的是,臺式孔子學院的學員,忽發奇想,質疑起咱們領導的博士論文,不知那時,我們要用孔子的哪句話來回應?(作者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