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東給自己起了英文名 心態歸零來創業

芥末堆訊 當年,新東方大廈9層寬敞的辦公室,變成了中關村軟件園孵化器2號樓2308的一隅;當年,新東方執行總裁的老闆臺,換成了開放辦公平臺依窗擺放的簡易電腦桌。這是“跟誰學”創始人陳向東與新東方執行總裁陳向東辦公環境的落差。

不過,陳向東自己卻沒有多少心理上的落差。因爲他已經將自己的心態歸了零。現在,陳向東可以穿着套頭衫短褲,趿拉着涼鞋上班,而不用像以前那樣的西服革履、衣冠楚楚。而且,他還給自己起了一個英語名字——Larry。

在新東方工作了十多年,陳向東都沒有給自己起過英文名字。可是,在互聯網行業,同事之間都是直呼對方的英文名字,他自然也不願意再聽到同事喊他“陳總”。陳向東能夠在43歲的時候給自己起個英文名字,確實能看出心態的變化。正如他自己所言——正在以90後的心態去創業,不怕失敗、不怕拍磚、不忘初心。所以,原本“跟誰學”測試版計劃10月15日上線,他迫不及待地提前到了9月20日,像90後的創業者那樣急切地想去貼近用戶,瞭解用戶的產品體驗。

其實,陳向東並不是沒有出現過心理上的落差。那是他離職前往美國陪伴太太孩子的時候。起初,陳向東手頭還有一些新東方“遺留”的工作。隨着善後工作逐步完成,電子郵箱逐漸歸於沉寂,他也顯得有些落寞。依照太太的意願,陳向東最好能夠留在美國,陪伴孩子一起成長。而他當時也沒有考慮好何去何從。

事實上,從新東方離職時,陳向東就向俞敏洪等一干新東方高管明確表示過,將來所做的事情肯定不會與新東方一樣。但是,什麼樣的事情與新東方不一樣呢?春節期間,微信紅包給予了陳向東莫大的啓發:移動互聯網教育的時機到了。

不可否認,在地面教學方面,新東方無疑是國內做得最好的教育機構。那麼,超越新東方只能採取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方式。陳向東首先考慮到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對於一對一教育機構而言,其成本構成大致爲:20%爲營銷成本、20%至30%爲場地成本、30%爲教師成本。如此計算,一對一教育機構的利潤並不高,甚至有可能出現虧損。

一對一教育機構營銷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在於市場競爭異常慘烈。而佔據20%至30%成本的場地,卻由於課外輔導的特性日常總處於閒置狀態,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完全有可能借助互聯網降低相關的辦學成本。

於是,陳向東選擇了回國。之後,他結識了正在互聯網教育領域創業的蘇偉百度鳳巢計劃負責人張懷亭。5月16日,三個原先的陌生人開始組建創業團隊,6月份註冊了公司,走上了“跟誰學”的創業道路。

作爲懂教育的聯合創始人,陳向東將“跟誰學”定位爲教育的電商平臺,其核心目標就是提供教師與學生的一對一選擇平臺,因而“跟誰學”的品牌口號是“萬千名師,一搜即得”。實際上,“跟誰學”模式既有陳向東自己的心得,又有教育市場的需求。

說是陳向東的心得,源於當年在新東方任教的時候,他曾經出版了關於GRE、托福考試輔導書。令陳向東氣憤的是,輔導書很快就出現了盜版,而且就在他任課的教學點附近售賣。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陳向東倒是挺認可“盜版”出現,因爲至少說明自己的輔導書有價值。有價值的東西,爲什麼不能免費與他人分享呢?同樣,肯定也會有不少有成就的人士,願意免費分享自己的學識、經驗。“跟誰學”完全能夠提供一個免費學習的在線平臺。

說是教育市場的需求,則是由於學習者大多通過百度等搜索平臺選擇學習產品,而其所搜索到的學習產品都是教育機構提供的課程,學習者並不知道誰來任教、水平如何。“跟誰學”就是面向學習者多元的學習需求,提供優質的教師資源。所以,在“跟誰學”平臺上不僅有託福、GRE等出國語言培訓課程,還有K12課外輔導課程,更有茶道太極拳肚皮舞等課程。

陳向東沒有細談“跟誰學”的戰略步驟,只是強調“跟誰學”的願景是“人人樂用的學習服務平臺”,其使命是“讓教育變得更平等、更便利、更高效”。通過“跟誰學”教育平臺,陳向東希望越來越多有技能、有才華的教師都能登臺亮相。陳向東坦言,創辦教育的電商平臺確實有難度。但是,總要有人去做。教育的電商平臺絕不是廉價的“淘課”平臺,而是提供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好產品。

陳向東義無反顧地選擇創辦“跟誰學”教育平臺,還在於他自己對於未來教育市場趨勢的判斷。未來的教育市場將出現五種新趨勢,即個體教師及教師工作室越來越多,小而美的專業教育機構越來越多,服務社區的細分化教育機構越來越多,題庫、應用類、工具類教育機構越來越多,類物流的場地租賃機構越來越多。“跟誰學”的出現,正是順應未來教育市場的需求。

最後補充一下,自從陳向東創辦了“跟誰學”,筆者就聽說各路在線教育創業者、在線教育從業者紛紛搶注“跟我學”。今天,陳向東悠悠地對筆者講:“‘跟我學’的域名也在我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