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圓夢計劃Demo Day 秀新創潛能

國立成功大學校園新創團隊2023年度發表會Demo Day,於11月10日登場,邀集新創企業家分享創業歷程。圖/成大提供

國立成功大學校園新創團隊2023年度發表會Demo Day,昨(10)日於成大國際會議廳盛大登場,呈現成大產學創新總中心於過去一年內,所輔導的新創團隊成果。今年成大創新圓夢計劃有近60個校園團隊投件,經過計劃輔導、審查共有40組團隊脫穎而出,獲得總補助金額近200萬元。發表會上除延續成大創新圓夢計劃Demo Day傳統,舉辦計時3分鐘的電梯簡報競賽,讓團隊以簡短精確的Pitch,快速展現自己與產品,現場更展示團隊運用補助獎金所打造的Prototype(夢想原型),展現成大校園新創的潛能無限。

成大副校長莊偉哲致詞勉勵同學,來成大不僅是學知識,參與創新圓夢計劃學的是組成團隊,而組團隊需要的溝通就是Soft skill,學得Soft skill的人必定是未來的成功者。他說,成大是全臺灣在創新創業與產學合作領域成績最好的學校,連續7年每年創立的新創公司多達兩位數,看到有許多同學願意踏入創新創業的領域,他相信這些就是臺灣未來的希望,期盼臺灣的未來就從成大開始。

活動現場邀集成大校友分享創業的心路歷程。「FunNow」創辦人陳庭寬指出,創業路上最重要的是理解創業是解決市場的問題,也就是痛點,從解決痛點中慢慢摸索商業模式,進而找出營利企業的方法;「物外YSTUDIO」主理人廖宜賢提到,經營品牌或公司最困難的是堅持,遇到各種困難時常萌生放棄的念頭,唯有堅定的意念支持才能繼續下去;「阿比特」共同創辦人陳中恝談到創業最爲關鍵的資金,他說「創業題目要跟着市場走,因爲資金是跟着市場走的」。三位新創企業家分別以不同觀點切入創業重要之事,深具啓發意義。

8月履新的成大產學創新總中心主任黃良銘指出,總中心有許多輔導補助計劃,邁入第6年的成大創新圓夢計劃,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讓校內許多有創業想法的學生,從自己一人、組成圓夢團隊再到打造團隊的Prototype,過程中成大不僅透過圓夢工作坊邀請業師分享創業經驗,以分組討論結合上課內容,逐步建構出虛擬產品的雛形,讓不同科系背景的同學,能互相腦力激盪、交流,將知識融入討論內容,並藉由業師輔導,提升簡報架構完整度,有效率的掌握計劃執行秘訣和成功簡報的流量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