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6月乘用車零售銷量158萬輛 自主佔38%

7月8日,乘聯會發布了6月乘用車產銷數據。該數據顯示,狹義乘用車6月產量爲150.3萬輛,同比下滑13.9%;狹義乘用車6月零售銷量爲157.5萬輛,同比下滑5.1%;狹義乘用車6月批發銷量爲153.1萬輛,同比下滑10.2%。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從6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和批發銷量來看,乘用車市場呈現出終端火爆、廠商供給相對不足的狀態。“6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整體好於批發量,且這一表現好於預期,主要得益於自主品牌表現相對優秀,新能源產品起到了拉動作用。”

其中,自主品牌6月零售量約爲60萬輛,佔國內零售份額的38%,同比增長16%,環比5月增長2%。崔東樹認爲,自主品牌6月零售量呈現增長狀態,反映出自主頭部企業缺芯的大環境下表現出的產業鏈韌性,同時,自主品牌中如比亞迪廣汽埃安長安紅旗等品牌在新能源領域取得了明顯增長,間接拉動了自主品牌市場份額的提升。

主流合資品牌6月零售量爲73萬輛,同比下滑18%,環比5月下滑7%。主流合資品牌中,日系、德系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挫,美系正逐步復甦,6月零售份額達到了10.8%,同比增加0.6個百分點。

豪華品牌6月零售量約爲25萬輛,同比下降1%,環比5月下降4%。乘聯會方面指出,豪華車繼續保持結構穩定的運行特徵,這體現出消費升級趨勢高端換購需求仍舊旺盛。

狹義乘用車6月批發銷量爲153.1萬輛,環比5月下降4.9%,同比下降10.2%,較2019年6月下降9%。今年1-6月,國內乘用車批發銷量爲981.7萬輛,同比增長28%,較2019年同期減少10萬輛。

6月批發銷量的下滑與產量下降有直接關係,近期受芯片短缺影響,各大廠商均過起了緊日子,以靈活措施穩定產銷。另外,隨着批發銷量減少,廠商庫存也在持續下降。乘聯會提供的數據顯示,6月末廠商庫存環比減少2萬輛,渠道庫存環比減少16萬輛;今年1-6月,廠商庫存減少23萬輛,去庫存幅度歷年同期新高。

6月國內新能源產銷量均取得了較大增長,其中,新能源產品6月產量爲21.7萬輛,同比增長170.8%;零售銷量爲22.3萬輛,同比增長169.9%;批發銷量爲22.7萬輛,同比增長165.7%。

乘聯會指出,6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其中批發銷量較強的車企集團有比亞迪、特斯拉中國、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乘用車。

勢力車企中,蔚來、理想小鵬合衆、零跑等6月銷量同比、環比均取得了正增長。豪華品牌和主流合資品牌的新能源產品市場接受度仍舊不高,但大衆品牌新能源車6月零售量爲8875輛,佔主流合資新能源車47%的市場份額。另外,6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爲14%,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滲透率爲28.4%;豪華車中的新能源產品滲透率爲14.2%,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2.2%。

對於7月全國乘用車的預期,乘聯會指出,由於天氣炎熱和廠商高溫假因素影響,首購和換購用戶在7月均不會出現較大的購車熱情,所以7月曆年來都是一年中的銷量低谷,而在缺芯的大環境下,今年7月的車市仍將延續歷年同期的低谷狀態。

總體來說,今年上半年的車市是以去庫存爲主,下半年將出現補庫存的趨勢,與此同時,乘聯會預測芯片短缺問題有望在三季度得到緩解,乘用車市場批發銷量有望從8月開始強勢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