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今非昔比 海水倒灌溼地搭舞臺呈現環境劇場

雲林縣府文觀處在成龍溼地舉行「流動藝術饗宴」,在海水倒灌的溼地搭舞臺呈現環境劇場,圖爲太日樂集演出。(雲林縣府文化觀光處提供)

雲林縣府文觀處在成龍溼地舉行「流動藝術饗宴」,在海水倒灌的溼地搭舞臺呈現環境劇場。(雲林縣府文化觀光處提供)

雲林縣府文觀處在成龍溼地舉行「流動藝術饗宴」,在海水倒灌的溼地搭舞臺呈現環境劇場。(雲林縣府文化觀光處提供)

縣府文觀處在雲林沿海地層下陷的成龍溼地上舉辦「流動藝術饗宴」引進文藝演出,使更多人走進成龍溼地。今年擴大舉辦環境劇場,14日、15日在海水灌入的溼地上搭舞臺,包括太日樂集、森森不息街頭劇場、西螺鳳山館、樂果天真實驗樂團附設歌謠班4組團隊聯合演出,展現成龍溼地的美及堅毅的故事。

今年舞臺是利用浮桶製作的海上舞臺,展現結合地景的環境劇場氣勢,演員、舞者、歌者共25人今(15日)盡情揮灑,融入特技、武術及合唱,在天海一色陪襯下,所有觀衆陶醉在夕陽倒影及武棍水花交錯的壯闊中。

文觀處長陳璧君表示,爲扣合成龍溼地「生態保育、藝文紮根」的理念,以及凸顯成龍村民突破困境爲村落的未來而努力,今年活動以「希望與重生」爲主題,成龍溼地風景中的夕陽是設計焦點,橙色的落日餘暉象徵爲溼地生態注入活力和溫暖。

陳璧君說,第三度擔任成龍溼地流動藝術饗宴藝術總監張呈遠爲本次活動創作出全新劇碼《水之三態─流水、狂浪、雲起》,描繪「成龍」居民在與水共存的歲月裡,孕育出如水一樣柔軟、與浪一樣堅毅、幻化成水龍般直升雲霄的心願。

成龍溼地原本是農耕地,因地勢低窪加上地下水超抽,地層嚴重下陷,在一次颱風引發海水倒灌,變成廢耕的溼地,如今已成植物與水鳥樂園的溼地。

農業部林業署南投分署、觀樹教育基金會2010年起舉辦「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雲林縣府2020年起在成龍溼地舉辦流動藝術饗宴,演出時也實況錄影成爲節目。

縣長張麗善表示,2023年的流動藝術饗宴把環境教育、生態、地方創生、藝文紮根融合起來,使成龍溼地成爲雲林西部最閃亮的珍珠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