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企業有意捐贈銅雕神像 中市議員疑慮大安媽祖恐成「綠臉媽」

市議員施志昌、林炘烽10日請出銅製、鐵製及石制媽祖神像,要求副市長陳子敬、觀旅局長韓育淇簽署保證20年無安全疑慮,並提供20年維護成本承諾同意書,別讓銅媽祖變綠媽祖。(陳世宗攝)

歷經三任市長延宕未解的大安媽祖文化園區興建媽祖神像案,近期傳有企業計劃捐贈銅雕媽祖神像,日前引起大甲、大安及外埔區里長連署反對;市議員施志昌、林炘烽10日請出銅製、鐵製及石制媽祖神像,要求副市長陳子敬、觀旅局長韓育淇簽署保證20年無安全疑慮,並提供20年維護成本承諾同意書,別讓銅媽祖變綠媽祖。

大安媽祖園區斥資6.29億元,自2017年底完工。施志昌說,前年初水電測試運轉完成,獨缺一尊媽祖雕像,使得整個園區停擺閒置已經快3年,外界譏爲3星蚊子館,歷任3任市長仍未完成。現傳有企業要捐贈銅製媽祖雕像,甲安埔民衆疑慮與連署要求捐贈方要提供後續維護。

施志昌指出,大安區靠海空氣中鹽份高,銅製雕像易受海風侵蝕生鏽,大安媽祖文化園區的媽祖雕像高達30公尺以上,維護不易;後續可能每年維護費用高達數千萬,一旦維護不佳導致銅生鏽,到時候媽祖成爲臉綠媽祖,恐怕不到10年就有損壞及安全疑慮。

施志昌強調,大安媽祖神像材質不設限,要市府考慮後續安全維護及成本,如果採用銅製雕像等到建設完成,盧市府任期也所剩無幾,可能要到下一個任期,應要求捐贈方提供20年保固與負擔維護,以免後續又成爲「爛尾」建設。

市府觀旅局長韓育淇說,觀旅局尊重議會決議,目前朝向民間募款設置媽祖雕像,大安媽祖計劃高度30公尺,神像材質引人關注,主要是安全考量,市府未設限一定要何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