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大安媽祖園區雕像改銅雕?當地里長全數連署反對

臺中市大安媽祖文化園區媽祖雕像傳出由石雕改爲銅雕,當地里長全數連署反對。(本報資料照片)

反對媽祖雕像改爲銅製材質連署書。(民衆提供/王文吉臺中傳真)

連署書中提到廠商以地震斷層帶經過,將石雕改爲銅雕,直斥此說法根本危言聳聽。(民衆提供/王文吉臺中傳真)

臺中市大安媽祖文化園區媽祖雕像傳出由石雕改爲銅雕,大甲、大安及外埔區多位里長認爲海風、鹽份易造成銅綠,後續維護費用高昂,併發起連署反對,呼籲市府三思。對此觀光旅遊局表示,市府努力爭取民間捐贈媽祖雕像,對於材質及建置方式並未預設任何立場。

大甲、大安及外埔區多位里長連署反對大安媽祖文化園區雕像從石雕改爲銅雕,內容指出,園區位於海邊,銅雕外表及結構不敵強勁海風侵蝕,未經10年即有安全疑慮;連署書中還提到,海風含有鹽分易導致銅雕鏽斑及銅綠,有損媽祖神聖形象,且維護成本極高。

連署書並舉美國自由女神像及新北市石門十八王公廟30公尺高的黑龍義犬銅像爲例,每年耗費2千萬美元及2千萬臺幣,仍持續產生鏽斑及銅綠。除非市府能與包商及捐贈廠商立下法律見證之切結書,保證銅雕媽祖20年無安全疑慮,並負責雕像20年的結構及外觀養護經費。

連署書並點名廠商對外聲稱打造銅雕媽祖是考量園區有地震斷層帶經過,石雕重量過重,恐有安全疑慮,直斥此說法根本危言聳聽。多位里長聯名呼籲市府,依照原案以石雕媽祖雕像作爲園區建設,切勿便宜行事,任由廠商建造銅雕媽祖,致使未來後患無窮。

觀旅局說明,市府多年來持續建設媽祖文化園區盼能早日完成,並遵照議會決議,不動用公務預算興建媽祖雕像,目前爭取民間單位捐贈或循促參委外建置方向努力。

觀旅局強調,會與地方民意妥善溝通,並交由專業審慎評估,對於雕像材質及建置方式不預設立場。將兼顧民意、文化、安全性及觀光發展等條件,妥善規劃辦理,共創地方榮景。

至於大甲斷層帶對承載雕像重量影響,觀旅局指出,此爲計劃初期專業技師所評量,未來將參考中央地質調查公告資料,並委託專業技師進行評估判斷,也必須依法令及相關規定辦理結構外審作業,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