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金融 金管會擬擴大資料共享

金融業爭取資料共享擴大開放項目

創造新的金融商機。金管會針對308家金融機構進行問卷調查,金融業最想要擴大的三種資料庫,一是高風險或可疑名單資料庫,二是業務推展VIP資料庫,三是跨市場或跨業資料庫。

金管會強調,會依問卷結果研議下階段開放的可能性,讓金融機構能更運用分析更多資料,更精準提供金融服務,創建新生態圈,發展「智慧型金融產業」。

金管會在去年12月23日公佈「金融機構間資料共享指引」,今年即將屆滿一年,已有117家金融機構共享資料,大部分是開戶、客戶基本資料、掃描身分證件共用等,而金控或金融集團間可能有建置防制洗錢、風控的共用資料庫。

金管會針對308家金融機構進行問卷調查,瞭解共享資料的情況及對未來期待,「作爲未來研議金融機構間資料共享相關政策的參考」,即會進一步評估擴大開放的方向及範圍。

根據金融業者的回捲,最想擴大建置的三種資料庫,第一就是可疑帳戶或交易,如詐騙人頭帳戶等,銀行查覺後,通報檢調,但相關資訊必須保密,金融機構希望至少同金控或同金融集團的子公司,亦可通報、共同防範,但這部分恐有法律問題。

第二是行銷用VIP資料庫,金管會表示,現行金控或金融集團有建置子公司可共同查詢的資料庫,但多用在防制洗錢、風險控管,有業者建議是否能建置行銷共用的資料庫,如客戶往來資訊及特徵,即「好客」或VIP大戶的資料庫,讓各子司或金控母公司、集團可分析運用,推出符合這些好客需要的商品或服務。

但這部分亦有些法規或責任歸屬需要釐清,金管會表示,會依業者建議列入評估及研究。

第三是跨業或跨市場間資料共享,如電信資料、健保資料、退休金情況等,金融機構希望獲取更多客戶資訊,去評估客戶信用風險、購買能力、健康情況、退休金缺口等,才能在財富管理、保單核保上,有更精準的判斷。

不過,金管會表示,健保資料應是特種資訊,目前都沒有共享可能性,其他資訊須跨部會共同討論;金管會將從金融資訊共享先討論及研議擴大共享,至於跨業或跨市場亦會協助業者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