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註冊制首現IPO被否,註冊制不是無條件放行

註冊制會讓更多的IPO公司以更快的步伐步入證券市場,但需要看到的是,註冊制不是無條件“放行”。

今年的雙十一對於創業板來說是一個有標誌性日子。網進科技上會被否,這也是創業板註冊制IPO被否第一單。

在雙十一之前,創業板上市委2020年的審議會議已經召開了43次,過會率達到100%。爲何創業板上市委第44次審議會議就產生了創業板註冊制IPO被否第一單呢?這裡有一個政策性背景,即在11月11日的前一天,也即11月10日,證監會召開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動員部署會,對證監會系統紮實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進行深入動員、全面部署。會議部署從6大方面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其中的第二點就是要把好“入口關”,爲市場引入源頭活水。深刻理解註冊制改革初心和使命,從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會議同時要求滬深交易所關口前移,堅守板塊定位,在上市推廣、審覈等各環節,承擔起監管責任。並且證監會派出機構要發揮屬地優勢,嚴格監管要求,做好輔導驗收和現場檢查

這第一單的產生也是深交所落實證監會動員部署會議精神的一種體現,同時也是貫徹落實國務院《意見》精神的一種體現,用實際行動來爲股市把好“入口關”。

實際上,這也是實行註冊制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即註冊制下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就註冊制改革來說,不僅IPO審批的權限下放到了交易所,更重要的是企業上市的條件放寬,甚至上市的門檻也降低了,強調市場的包容性。所以,在不少人看來,註冊制就是“放行制”,讓更多的IPO公司以更快的步伐步入證券市場。但需要看到的是,註冊制不是無條件“放行”。

某種意義上說,創業板註冊制IPO出現被否是好事,有利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比如,網進科技被否決,創業板上市委就從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等方面進行了嚴格把關,創業板上市委審議認爲,網進科技未能充分、準確披露相關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及其資金往來和納稅情況、認定實際控制人的理由、實際控制人所持公司的股份權屬是否清晰、文商旅集團僅作爲財務投資人合理性等。

當然,就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來說,一次的被否是警示,更需要的是兩個交易所以及監管部門長期堅守股市的“入口”。 (財經評論人 皮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