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難! 僅2成6付諸行動、66%還沒回本

創業難!僅2成6付諸行動、66%還沒回本。文與照片中人無關。(示意圖記者張克銘攝)

記者李孟璇臺北報導

薪水凍漲,不少人都希望改行自己當老闆,但真正落實創業的人其實不算太多!有調查指出,僅有2成6的人有付諸行動,其中創業後目前仍在營業的,有66.7%透露處於「沒有回本」的狀態,顯現要改當老闆並不輕鬆。

yes123求職網的調查顯示,「僅有過夢想,但沒有真正創業」的人約有73.5%,只有26.5%是有「付諸行動」的,在這些人中,有13.5%屬於「有付諸行動,但已經收掉或轉手」,8%爲「有付諸行動,而且目前正在籌備中」,少數5%是「有付諸行動,而且目前仍在經營」。

對於採取創業行動的人,他們平均評估期爲24.9個月,等於得花2年多的時間,去進行創業前的準備工作,例如評估市場規模,開發產品,選擇通路店址等;而經過一連串的準備後,目前仍在營業的幸運兒,累計從開始創業迄今,僅有三分之一已經「回本」,意味着還有66.7%處於「沒有回本」的狀態!

此次調查更發現,對曾經付諸行動創業的人來說,每天平均會花9.9小時在「經營事業」上,其中有6成6更透露,投入的時間比起創業前的工時,其實創業後是「比較長的」,顯然創業並不輕鬆,而且恐怕還要離開舒適圈。

至於曾經創業,但已經結束經營的人,他們收掉生意的原因包括「後續資金不足(39.5%)」、「缺乏客源(ˇ%)」、「持續虧本(33.3%)」,以及「辦公室店面租金太高(27.2%)」、「專業技術能力不足(19.8%)」。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金援」的多寡,還有如何運用「錢」,是創業勝敗的重要關鍵,簡單來說,創業的開銷,要考慮到軟硬體設備、租金、水電費人事原料成本等,整體大概分成「開辦費用」、「營運週轉金」與「準備金」三大部分,想撐到真正獲利又回本,其實不算太容易,因此要有設立「停損點」的打算。

楊宗斌進一步說,「認賠退場」並不代表全盤皆墨,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一方面得到失敗的「經驗」,另一方面保留部分資金,未來仍有機會「東山再起」,重返創業市場。

►►►關注2016,歡迎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

資訊恐慌症發作?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快速補給→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