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嚐鮮正當時 食用野菜須謹慎

春風和煦草木發芽。生機盎然的季節野菜競相生長,正是嚐鮮的好時節。不過,對於野菜你知道多少?吃野菜時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一起看看專家怎麼說。

野菜種類衆多

生活城市中的人們,大多對野菜知之甚少。其實,春天可以吃的野菜很多,這裡新京報記者就來介紹幾種常見的野菜。

薺菜

新京報記者 楊亦靜/攝

薺菜是大家最爲熟悉的一種野菜,屬十字花科植物,每年三四月份是最爲鮮嫩、適宜食用時候。《詩經》中曾對薺菜有過“其甘如薺”的描述。

著名植物學家史軍在科普文章中表示,由於生命力旺盛,這種野菜的分佈十分廣泛,大江南北都可以找到它的蹤跡。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隻有幼嫩的薺菜可以食用,開花就不能吃了。

草頭

圖片來源:好看視頻截圖

草頭是苜蓿幼苗,屬豆科植物,在全國均有栽種,在江浙一代十分受歡迎,可以四季食用。江浙部分地區還將其稱之爲金花菜

馬齒莧

圖片來源:好看視頻截圖

馬齒莧俗稱馬蜂草、馬蜂菜,還稱爲五行草。它的分佈非常廣泛,從南到北,田野路邊庭院廢墟基本都能看到。馬齒莧生食烹食均可,但由於其味道有些猛烈,第一次吃的人不一定能接受。

蕨菜

圖片來源:好看視頻截圖

蕨菜也是常見的一種野菜,且深受不少人喜愛。其最常見的吃法是焯水後涼拌或者炒肉絲。不過,人們對蕨菜安全性爭議一直沒有停止,有說法稱其能“抗癌”,也有人認爲其會“致癌”。

對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表示,已有研究證明蕨菜的提取物有致癌作用,但含致癌物不等於引起癌症。按照目前國人飲食習慣,人們一年中只會偶爾吃幾次蕨菜,攝入量少,並無大礙

食用野菜須謹慎

每到春天,總會有人因爲誤食野菜而中毒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國家監管總局日前發佈野菜食用消費提示,建議公衆對不熟悉的野菜,不要採摘,避免誤食有毒野菜。同時,在採摘野菜時,避開污染區,注意保護生態

另外,在食用野菜之前,要去除腐爛部分,充分清洗。部分野菜有微毒,需經過浸泡、水焯等去毒處理,在炒熟煮(蒸)透後纔可食用。

消費提示還建議,野菜嚐鮮即可,不要貪吃。老人嬰幼兒孕產婦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人羣,儘量不吃或少吃。食用野菜後如有不適,應及時催吐,並攜帶剩餘野菜和嘔吐物就近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