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變壞?陳武漢要扭轉錯誤觀念:每個圖案都有故事

▲陳武漢手繪圖案來自他深厚的美術底子。(圖/記者黃彥傑攝)

記者黃彥傑/臺北報導

從小就喜歡畫畫的陳武漢,大學唸的是設計,畫畫對他來說輕而易舉,在與同學聊天當中,彼此說着畢業後要從事什麼工作,他不加思索地說:「我想當刺青師」,同學豎起大拇指,有了同學鼓勵,他慢慢開始往這條路前進。

陳武漢畢業當完兵開始找工作,做過攝影助理室內裝潢、搬運粗工…做的這些都不是自己興趣人生沒有目標,渾渾噩噩過日子。直到有一天,腦子裡突然想起大學時期,跟同學說想當刺青師這工作,自己有繪畫底子,對刺青又有濃厚興趣,何不現在就開始!

▲陳武漢專注在刺青。(圖/記者黃彥傑攝)

在刺青店從學徒做起,從基本功開始練,因爲學徒是沒有薪水,所以必須在白天找一份正職工作,晚上再到刺青磨練,畢竟要生活還是要靠金錢養活自己。就這樣在刺青店工作兩年多,技術逐漸成熟,索性就把白天工作辭了,專心在刺青創作上面。當時母親覺得總算有份工作,也不以爲意,直到有一天,親戚打給母親說:「你小孩變壞了,跟人家學什麼刺青,路開始走歪了」,母親自責的跟他說:「是不是我沒把你教好,讓你變壞去刺青?」

爲了讓母親改觀,陳武漢拼命練習,四處參加比賽,因爲只要得獎曝光機會就多,這也是對自己一種肯定,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在一次比賽中拿到冠軍。他第一時間拿起電話撥給母親,跟她分享得獎喜悅。但母親朋友們覺得這不是什麼光榮的事,仍嗤之以鼻。他看到這些人反應內心非常受傷,覺得這麼努力還是得不到大家認同!

▲陳武漢刺青圖案栩栩如生。(圖/記者黃彥傑攝)

面對這些挫折陳漢武從未想過放棄,反倒是媽媽對於這份工作可以養活老婆跟小孩,就不再排斥。陳漢武的努力,讓家人態度從反對轉而支持。他說:「每個人刺在身體上的圖案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不能亂刺毀了他們的故事,所以要專注力要更集中,技術要熟練,現在我找到人生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