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大學發現:啓動「自噬作用」能抑制老化 延長壽命

▲抑制果蠅身上的Rubicon蛋白質活動後,「自噬作用」就會被啓動,使壽命平均延長約20%。(圖/翻攝自網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日媒報導,日本大阪大學細胞生物學教授吉森保領導研究團隊,週二(19日)在英國科學雜誌網路版上發表動物實驗研究結果稱:透過啓動在人體內分解無用蛋白質及病原體的「自噬作用」,能成功抑制老化延長壽命。

研究團隊認爲此一發現有望應用在延長人類壽命上。研究團隊指出,「自噬作用」會隨着年齡增長而減弱。

該研究採用果蠅和老鼠作爲實驗對象,結果發現抑制「自噬作用」的蛋白質Rubicon會隨着年齡漸長而增多。 研究發現,抑制果蠅身上的Rubicon蛋白質活動後,「自噬作用」就會 被啓動,使壽命平均延長約20%,運動機能獲得改善,引發神經系統病變的蛋白質累積也會減少。

如果使用基因編輯技術消除老鼠身上的Rubicon蛋白質活動,腎臟組織異常的狀況得以減緩,引發帕金森氏症的蛋白質累積同樣也會減少。報導指出,若能測定Rubicon的量並用藥阻礙其作用,可能有助於治療諸多隨着年長容易發生的疾病

關於「自噬作用」的研究,東京工業大學榮譽教授大隅良典曾以此獲得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吉森保是他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