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經濟持續崛起加深美國恐懼 專家:避免軍事衝突是挑戰

中美對抗可能源於中國過於迅速的崛起和美國對自身衰落的恐懼。(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路透專欄作家肯普(John Kemp)發表題爲《中國崛起與美國對衰落恐懼》(China's rise and U.S. Fears abou decline),指出中國大陸收入快速增加和經濟成長,引發美國及其盟友焦慮,如果這種追趕持續競爭和緊張局勢可能惡化,避免讓競爭關係延長到破壞性軍事衝突中,將是最大挑戰

肯普指出,美國經濟並不是沒有成長,只是中國大陸上升太快,相對之下讓美國人容易感到劣勢。1990至2018年間,美國人均收入增長56%,但中國由於起點基準低,收入增長幅度是960%。依美元計價,1990年美國人均收入是中國70倍高,根據物價水準差異調整後,也高25倍,但是到去年,美國人均收入只是中國6倍高,按購買力平季計算更只剩4倍。

這種成長速度加乘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與遼闊幅員總量上逼近的速度會讓領先者感覺更有壓迫感。肯普寫到,中國崛起與快速工業化明顯打破均勢,過去30年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日本墨西哥巴西的收入相對於彼此大致保持穩定,這也象徵權力分佈是均衡的。但1990年來,中國、印度是僅有2個大幅度提高收入的大型經濟體,而近年才經濟起飛的印度還沒有大到足以令西方感覺被追上。

他認爲目前的中國與1980年代令歐美側目的日本很相似,當時日本在製造業國際貿易、先進技術、海外投資等面向,不是取得主導地位就是即將獲得主導地位。但日本經濟規模沒有中國大,且與美國有軍事同盟關係,在廣場協議一連串削弱經濟出口優勢措施後,也不再是美國對手。中國則無此同盟可恃,也不受美國限制,導致政經局勢緊張無法管理。

美國變好了,但中國變得更好,這種相對帶來衰弱感的恐懼,一如英國19世紀末面對德國、美國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面對德國、日本崛起,會令政治菁英知識分子沉迷於找出民族衰落的原因與解決之道。

他舉冷戰時期美國、蘇聯太空競賽爲例,來解釋目前美國與中國間的技術創新競爭狀態,也就是所謂的「人造衛星效應」。蘇聯率先成功發射人造衛星和送人上太空,迫使美國花更多經費投入阿波羅計劃,以不成比例的成本換來實際上象徵意義大於實質人類登月,因爲技術上的落後會讓社會容易感受到更大威脅

肯普也提到中美對抗中數次被提到的修昔底陷阱(Thucydides' Trap),這源於希臘史家修昔底德鉅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修昔底德認爲戰爭原因是雅典日益壯大斯巴達感到恐懼。

一國的經濟、軍事實力相較於主宰國家的迅速崛起經常導致武裝衝突,這種心理狀態助長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與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與日本間的戰爭。

他認爲,修昔底德陷阱已經出現在中、美之間,中國如果繼續追趕,緊張可能會加劇。人類社會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建設性的利用雙方的競爭心態,在更多技術上創新並且和平共處,防範競爭演變成軍事上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