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研發亮度8倍「人造月亮」取代街燈 最快2020上外太空!

月亮示意圖。(圖/記者張一中攝)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夜色中透出的朦朧月光,自古以來成爲浪漫代表,但有些人卻不滿足。成都航太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董事長春風就提議,擬在2020年發射「人造月亮」上空,亮度是月亮的8倍,最大照明直徑可達7、80公里,讓黑夜也有黃昏的亮度。

根據《澎湃新聞》報導, 武春風認爲,如今的月亮亮度,不能滿足夜晚的照明,有了人造月亮之後,街道可以不需要安裝路燈,並且可以控制照明範圍,直徑可以控制在10-7、80公里,且照明精度範圍可以控制在幾十公尺內。

武春風也表示,雖然在多年前就曾嘗試項目,但未取得推廣應用,但相比20年前,技術已有大幅發展,目前技術上已經成熟。他也在受訪時透露,希望在2020年這顆「人造月亮」將從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照亮夜空

▲超級月亮示意圖。(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實際上,人造月亮「不生產」陽光,是陽光的搬運工,但仍有人擔心,人爲太空反社陽光到地面會影響地上生物作息,或是天文觀測等。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太學院光學所長康爲民教授認爲,人造月亮相當於黃昏的亮度,不足以顛倒生物作息。

2018全國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活動周成都主會場地方特色活動,「創響中國」天府新區軍民融合創新創業專場活動,於天府新區新經濟產業園舉行,其中「人造月亮」衛星項目備受矚目。

展場另外也展出了60餘項創新產業成果,包括由GaN(氮化鎵)功率晶片,主要應用於各型雷達的T/R組件;可擕式無介質全息投影設備,其基於無介質空中成像的平臺基礎上,將成像、交互,聲音元素集成在一臺設備上,實現空中互動;4π空間智慧全景技術,能將軍事目標紅外告警系統中的大視場像面拼接技術應用到普通拍攝場景,實現多個可見光相機的全景拼接。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