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辯論/提問/開徵教育捐?馬:開發財源 蔡:富人稅可行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2012總統大選第三場電視辯論會於17日下午舉行,這次邀請到涵蓋各領域共12位公民團體代表進行提問。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提問,企業正在因應全球化,改變了僱用方式工作型態政府是否會支持企業負起社會責任,針對特定企業開徵教育捐?

少子情勢之下,有孩子父母應該得到更多政府照顧,企業正在因應全球化,出現三班制或派遣員工,改變了僱用方式跟工作型態,造成受僱情況不利。過去藍綠都曾執政10幾年,用了各種方法協助企業,國家整體經濟成長,受僱者薪水不升反降,「候選人爲了支持企業負起社會責任,是否會針對特定企業開徵教育捐?」

宋楚瑜表示,教育捐曾在57年開徵過,但後來已修正條例,對於教育問題,未來將恢復憲法訂定的15%中央總預算,協助地方針對問題做處理,不只是教育捐,大企業也要肩赴教育相關責任,應該在賦稅制度上做全面改革,對於未來整體的受僱問題也會加以注意。

馬英九表示,這是很有創意的問題,過去在教育經費問題上做了很多努力,包括高職及五專前三年免費私立高中比照公立高中等等,立法院通過法律後把教育經費增加1個百分點,應可以有兩百多億的預算,如果還是不夠,會對沒有盡到企業教育責任的特定企業開徵教育捐,「對象是誰?」、「如何認定?」都有待討論,投資教育是必要的,怎麼徵都會不夠,對於人力素質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也會努力尋找財源

英文表示,這是教育的問題,也是政府整體理財的問題,首先要杜絕浪費,政府應先設定好施政與預算的優先順序,教育應該擺第一,提供教育穩定財源,並逐步改革,尤其是12年國教需要穩定無慮的財源。至於國家整體財務收入,富人稅是可行的方向,教育捐、環境捐、社會安全捐,一樣一樣苛的話,恐怕也不合乎公平,主要還是會在國家在財務上整體規劃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