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招生「看家長背景、長相」挑學生?教育部公佈調查結果

銘傳大學副教授會議中逐字稿與後續訪談說法不同。(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教育部推動大學多元入學,然而卻有銘傳大學老師自爆審查學生會看家長社經背景,又有家長自稱幫女兒被審資料代筆,還列爲成大被審資料範本,讓外界對大學入學公平性產生質疑。教育部今(11)日公佈調查結果兩校招生情況並無異常,該名老師與家長後續也否認當時言論

大學招生委員聯合會於7月12日召開「大學多元入學招生制度諮詢會議」,臺灣家長團體聯盟日前指出,銘傳大學風險管理保險學系尹姓副教授會議中自述,他審查學生申請入學時,不看被審資料,是先看家長的社經背景、職業,家住哪裡和學生外貌等條件;還有一名十二年國教家長聯盟代表發言自誇,女兒備審資料是他代筆寫的,還成爲成功大學備審資料範本。

▲大學多元入學爆爭議,教育部公佈調查結果。(圖/教育部提供)

針對不當審查與代筆疑慮,教育部求招聯會及銘傳大學與成大兩校進行調查,同時也組成調查小組至兩校實地查訪,11日公佈的結果指出,在實地書面審查、面談及交叉比對爭議個案成績,一致認爲皆無所稱爭議事項,該兩校不論在甄試規劃評量尺規評分差異比較等,均符合相關甄試精神,請社會大衆信任各大學皆秉其專業進行甄試審查,適才適所選擇符合學校所需人才

在銘傳的案件上,高教司司長朱俊彰表示,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不論在招生目標、甄試規劃及後續自我檢核與回饋機制部分,並未明顯違背招生專業審查精神。與尹姓教師實地訪談時他強調自己並無說過相關言論,後續查閱其書審及面試成績,也無明顯因爲特殊家庭身分背景等原因而有差異。另尹姓副教授今年8月已經退休,後續銘傳大學將限制其不得回來當審查委員也禁止擔任課程講授

陳姓家長當天會議逐字與後續坦言記憶有誤。(圖/教育部提供)

至於成大的部份,朱俊彰說,調查陳姓家長子女並非今學年度入學成大的學生,進一步調閱當學年度該生入學資料,書審所得成績並沒有相當高分,且內容屬於一般敘述,未觀察到有他人撰寫或有何特別之處,後續是因爲面試表現良好才備取進入成大就讀,多年來學習適應良好,各方面表現不錯, 應爲成大經嚴謹甄試審查程序的成功選才個案。陳姓家長後來也表示,因記憶有誤「發生口誤」,確認自傳是其子女自己寫的,自己只是審視內容並提供意見

教育部重申,個別家長或教師代表不應以無端指控抹煞學校與招生系所老師的努力,影響校譽部分將請學校妥善改進並進行必要處置。另請招聯會會同各大學依據大學法規定及權責研議成立協調訪視相關機制,針對甄選品質、相關爭議案件進行了解,確保大各學選才的專業品質。

▲大學多元入學爆爭議,教育部公佈調查結果。(圖/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