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服務隊的故事(逐夢)

在這座黃海之畔的美麗小城――江蘇省如東縣,活躍着一支身穿紅馬甲服務隊。他們奔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哪兒有羣衆需要,哪兒就有他們的身影

他們,是如東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

這個服務隊成立於2001年,繆恆生是首任隊長。如今,老繆已退休,可一提起昔日在黨員服務隊的工作時,那一樁樁與“紅馬甲”有關的故事,就浮現在他眼前。

烈日炎炎的夏天,是居民用電的高峰期,也是供電故障的頻發季。黨員服務隊嚴陣以待,確保服務熱線電話在鈴響三聲之內被接聽。

這天,老繆接到一個求助電話。

市民周先生妻子,生病住院半個月。這一天周先生將家裡收拾一新,準備接妻子出院回家,卻發現家裡閒置多日的空調失靈了。修空調的師傅來檢查,說空調是好的,是電源出了問題。天氣炎熱,家裡沒有空調是不行的,何況妻子大病初癒,身體虛弱得很。無奈之下,周先生將電話打到了黨員服務隊。

“你只管去接你妻子回來,我們現在就去你家,家中留一個人開門就行了。”老繆果斷地答覆他。

當時,黨員服務隊剛剛成立,許多居民都不熟悉這支隊伍。周先生將信將疑地放下電話,去醫院接妻子了。

當週先生攙扶着妻子回到家裡時,剛一進門,就感覺到一股清涼撲面而來。原來,老繆他們已先行一步到達他家,消除了電路故障。此刻,空調正不疾不徐,吹出令人愜意的涼爽。

“我們家來了一支爲民服務的‘紅馬甲’啊!”周先生見老繆他們4位隊員統一着裝,都是身穿一件紅馬甲,脫口而出稱讚道。

“我們黨員服務隊剛剛成立,紅馬甲就是我們的工作服。以後,我們上門服務時,都會穿上這印有‘共產黨員服務隊’字樣的紅馬甲。請您認準,謹防假冒。”

老繆不無風趣地解釋道。周先生和妻子聽得都笑了起來。

其實,說到這身紅馬甲,裡面還有故事呢。黨員服務隊成立之初,選定的隊服就是這身紅馬甲,當時個別隊員思想上還有疙瘩,特別懷念供電公司以前那套帥氣的制服。

老繆卻反其道而行之。他認爲,穿上印有“共產黨員服務隊”字樣的紅馬甲,人格外有精氣神兒。爲了發揮帶頭示範作用,他索性把紅馬甲當成一件日常外套,一上班就穿起來。有人問他爲何這樣愛穿紅馬甲,他解釋說,這樣方便啊,一旦接到羣衆報修電話,就不用換衣服啦,直奔現場節省時間。就這樣,老繆每天穿着紅馬甲在供電公司大院裡走來走去,成了一道流動的風景線。

又是一個驕陽似火的中午,老繆接到一起電話報修,說是黃海路上一家超市的進戶線因超負荷用電而被燒斷,店裡冰櫃停工,店主懇請“紅馬甲”服務隊火速趕來救急。老繆放下電話,與小白、老陳兩位同事一起,立刻驅車趕赴現場。

當時是中午12點10分,地表溫度已超過50攝氏度。電線杆更是被曬得滾燙。

“我來登杆作業吧。”老繆照顧同事,將在電線杆上的工作留給了自己。三人簡單分工後,老繆就爬上12米高的電線杆,準備拆除已經燒得焦黑的導線,置換成兩根新線。即使穿着長衣長褲、隔着兩層衣服,抱住電線杆的一瞬間,他還是感受到陣陣灼熱。

白站地面上,配合電線杆上的老繆工作。當老繆需要什麼物件時,就從電線杆上垂下一根尼龍線來,小白將他需要的工具系在尼龍線上,再由老繆提上去。當老繆沒有要求時,小白就在杆下守候着,對老繆的工作進行安全監護。同一根電線杆上架設有10千伏與400伏兩檔電線,上方的10千伏線路處於帶電運行中,老繆就在兩檔電線之間幹活。小白不時提醒他:“注意上方,你與10千伏線路的距離已經很近了!”

在電線杆上,老繆身上的紅馬甲,在驕陽下紅得耀眼。小白仰着脖子看着看着,忽然發覺紅馬甲映襯着藍天白雲,真是挺美的。他想,紅馬甲出現在哪兒,我們就服務到哪兒,當紅馬甲出現在半空中時,那是我們黨員服務隊正在高高的電線杆上作業呢。

大約半小時後,小白忽然發現,電線杆上的老繆動作越來越慢,後來,乾脆停了下來。他的身影凝然不動,成了一幅靜物畫。小白覺得不對勁,大聲喊老繆的名字,電線杆上的老繆卻一聲不吭。

不好,有情況,繆隊長可能中暑了!

小白立即腳踩登高板,迅速攀上電線杆。在杆上,小白取下隨身攜帶的水壺,向老繆臉上澆了一些涼水,又給他餵了兩口水,老繆這才清醒一些。由於長時間高溫高空作業,他已處於虛脫狀態。小白用安全繩繫牢老繆,在老陳的幫助下,緩緩地將老繆從電線杆上放落地面。

居民們聚集在電線杆下,或在距離電線杆不遠處,目光都落在了老繆身上。老繆那身鮮豔的紅馬甲,匯聚着大家滿是敬佩的目光,一些人對冒着酷暑工作的老繆豎起了大拇指。

這次經歷,使小白對紅馬甲有了新的認識。一想到居民熱切的目光,都聚集在黨員服務隊的紅馬甲上,他的心裡開始暗暗地感到自豪。

“我跟你們非親非故,不能收你們的東西……”

92歲的季奶奶,流着眼淚激動地說道。她再三推讓黨員服務隊送上門來的衣服、棉鞋、被子和熟食。這些都是服務隊員們自發捐款購買的。

“季奶奶,不要客氣,我們以後會經常來看您的,家裡還缺什麼,您就告訴我們。”老繆安慰老人說。

原來,在對孤寡老人用電服務的專項檢查中,黨員服務隊發現了季奶奶用電之外的困難。季奶奶的老伴去世得早,膝下又無兒女。老繆進她家門時,季奶奶一個人蜷縮在牀上

“季奶奶,你這電燈壞了多久了?怎麼也不找人來修修呢?”

“我就一個人,用不上了。”

季奶奶的回答讓老繆心頭一緊。細問之下才知道,鄰居們時常接濟她,季奶奶不用天天做飯,大部分時間待在牀上,日常用電不多。但這哪是長久之計?黨員服務隊立刻給她維修了線路。臨別時,老繆對季奶奶說:“以後您的電該用就用,電費我們來付。”

打那之後,服務隊經常上門看望季奶奶,每次都捎上一些吃的穿的,再陪季奶奶說一說家常話,每一次季奶奶都像過節一樣高興,小屋裡充滿了歡聲笑語。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隊員們要離開時,季奶奶總是依依不捨。鄰居們笑着說:“季奶奶變了,以前不願出門的,現在卻喜歡坐在門前曬太陽了。”其實,鄰居們心裡明白,季奶奶是在盼着那些“紅馬甲”又出現呢。

黨員服務隊利用爲千家萬戶提供上門服務的便捷,努力傳遞黨對困難羣衆的特別關愛。這天早晨,隊員們來到張志連老人家,張大爺的兒子是一位烈士

“張大爺,您家裡電線都老舊了,我們幫您修一下。”老繆對張大爺說。

張大爺聽了,心裡挺納悶:我也沒有跟任何人預約啊,怎麼會有人主動上門來服務呢?

他遲疑一會兒,問老繆:“是誰安排你們來的?修一下電路要花多少錢?”

“不要錢。您是烈士的親人,我們免費幫您換線整理。”

“那……材料錢還是我出吧。”

“不用您花一分錢,我們黨員服務隊免費替您換。”

老繆耐心地向張大爺說明情況。就在他們說話的當口,身着紅馬甲的隊員們已經行動起來,對老人家中的電線開始認真排查。

“這段電線裸露着,屬於安全隱患,要用線管套起來才行;那些舊電線過細,要換成粗的,才能保證大功率電器的安全使用;那隻燈泡最好換成節能型的,這些失靈的老式開關都要換成新的……”

他們的檢查結論,句句都說到張大爺的心坎上。張大爺也知道家中用電存在很多毛病,只是自己年紀大了,力不從心,所以一直湊合着用。現在好了,“紅馬甲”主動上門,幫他解決了這些問題。張大爺臉上綻開了笑容,拍了拍老繆的肩膀:紅馬甲真是爲老百姓服務的!

隊員們動作迅速,配合默契。一陣忙碌之後,已經滿頭是汗,紅馬甲也被汗水斑斑點點地浸溼了。

“你們停下來喝杯茶吧。”

“不用客氣,我們自帶水杯。”

張大爺看着家中煥然一新的電路和電燈插座,再看看隊員們一身的蜘蛛網與灰塵,心中很是過意不去。他頻頻伸手替隊員們拍去紅馬甲上的灰塵。那微微顫抖的雙手,拍在隊員們身上,也熨帖着隊員們的心……

2005年7月29日,颱風“麥莎”橫掃如東。狂風暴雨中,如東縣農業局門前一條400伏的電線被刮斷。斷電線懸掛在半空中隨風亂舞,不時冒出火花,情況危急。

老繆接到電話後,帶領9名隊員,頂風冒雨趕到現場。他們很快查明瞭現場情況――若要處理斷線,必須先切斷電源,而供電的變壓器基礎淹在窪地裡,積水很深,必須等雨停了才能切斷電源。但是,斷電線此刻正懸掛在街道上方,隨風搖晃,路上又人來人往,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觸電事故。

剛剛入隊的3位年輕隊員,頭一回面對如此複雜的電力搶修現場,緊張得不知所措。

“繆隊長,我們該怎麼辦?”

“立即聯繫調度部門,申請停電。待變壓器停電後,你們倆去變壓器那邊搶修。記住,絕緣手套一定要戴好。其餘人跟我來!”

眼下,保障過往羣衆的人身安全是當務之急。老繆與隊員們手拉手,組成一道醒目的人牆,將行人與斷線隔離開來。這道黨員服務隊的紅牆,巍然屹立在風雨之中,直到3小時後斷線處理完畢。

事後,年輕隊員小戴對老繆說:“我們離斷電線那麼近,它又在風雨中亂舞,我一直擔心會漏電觸電呢,你不怕嗎?”

“說不怕是假話,但我們要沉着冷靜。要是我們都慌了,現場羣衆怎麼辦?穿上紅馬甲,大家都知道我們是共產黨員,關鍵時刻,共產黨員就要敢於挺身而出。將危險留給自己,將安全讓給羣衆。”

如今,紅馬甲隊伍已經擴大到168人,如東供電公司每年員工上崗,第一站都是到黨員服務隊裡學習。

老繆退休後,黨員服務隊每年都請老繆他們回來一趟,新老隊員們團聚敘舊,共話爲民服務的心得收穫。有的時候,老繆還會主動找機會“回家”看一看。每一次走近“紅馬甲”,他就感覺像是回到了自己爲羣衆揮灑汗水的歲月,就感到一股灼熱的情感在身上奔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