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數4年 高職面臨存亡之秋

108學年高中學生人數出現交叉專家表示,若公立高中職每年錄取人數維持不變,私立高中職在113學年的學生數將較107學年大減61%,一半以上學校可能撐不下去,私立高職受創尤其嚴重。(本報資料照片

最近10年高中與高職學生人數變化

教育部資料,108學年高中職學生人數出現交叉,高中生人數首度超越高職生。專家表示,若公立高中職每年錄取人數維持不變,私立高中職在113學年的學生數將較107學年大減61%,一半以上學校可能撐不下去,私立高職受創尤其嚴重。

臺北市私立育達高職6月改名爲「普林思頓高中」,並增設國中小部,但國小部在開學日僅1人報到,這事件凸顯高職經營轉型困境

升學掛帥仍是主流價值

過去幾十年來,臺灣都是高職生人數多於高中生,但在108學年卻翻轉,高中生人數首度超過高職生。99學年時,高職生、高中生佔比分別是57.58%、42.42%;但108學年時,變成49.69%、50.31%,大逆轉。

高職爲何漸不受學生青睞?全國私校工會理事尤榮輝反問,「政府官員小孩有幾個讀高職」?他表示,在臺灣,文憑主義、升學主義仍是社會主流價值,多數家長還是希望小孩讀高中,然後弄一張好看的大學文憑。

高職的危機已在眼前!尤榮輝表示,若公立高中職錄取數仍不變,預估113學年時,私立高中職人數將僅剩11.4萬人,較107學年的29萬人大減61%,屆時一半以上高職恐撐不下去。

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新北高工老師黃耀南說,臺灣社會的升學順序是,先公立後私立、先高中後高職,加上少子化,這讓私立高職成爲弱勢,這些年來學生數大減,有的還因此倒閉。

過半數學校恐撐不下去

黃耀南說,因爲社會既有觀念難扭轉,所以高職爲了求生存紛紛轉型爲高中,譬如育達高職改爲普林思頓高中、臺北市開南商工改爲開南高中。

「高職會凋零,但不會滅亡!」全國教育工會總聯合會高中職委員會主委中壢家商老師郭芝伶表示,高職是要培養學生擁有紮實的技術能力,以在進入職場時取得好的薪水待遇

教育部表示,高職如遭遇困境,可申請調整招生羣科學程班級數、申設國民中小學部、就業導向專班等特殊班別,以尋求轉型;如決定停辦學校,可改辦理其他教育、文化社福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