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疫情再起 積極清除病媒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由於夏季是颱風旺季,對於登革熱的居家預防需特別留意;醫師建議,在家中應該裝設紗窗紗門,若有不用的花瓶容器應該倒放,家中的花瓶和盛水的容器應該每週清洗一次,睡覺時則最好能掛上蚊帳,放置於戶外的廢棄輪胎積水容器最好妥善清理。

▲夏日蚊蟲肆虐 登革熱疫情再起(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任王登鶴表示,典型登革熱潛伏期爲3到8天,最長可至14天,常見症狀有高燒、頭痛肌肉痛、骨頭痛、關節痛,後眼窩痛以及發疹等。建議民衆出門時,宜着淺色長袖衣物,並塗上防蚊液,防止蚊蟲叮咬機率,避免登革熱傳染可能性。王登鶴指出,登革熱又稱典型登革熱(classic dengue),是由埃及斑蚊白線斑蚊傳播急性病毒性熱病死亡率小於1。然而,另一種出血性登革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DHF)或登革休克徵候羣(dengue shock syndrome, DSS),被視爲變異的登革熱,特徵是引起可致命的出血,甚至休克,死亡率高達30到50%。夏季是蚊蟲肆虐的季節,而登革熱疫情也因此而特別好發,自1987年起,登革熱已漸成臺灣本土疾病,目前被列爲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民衆需要特別提防。王登鶴提醒,國人東南亞旅遊時,必須特別小心登革熱,若回國有發燒症狀,就醫時務必告知旅遊史。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