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艘3000噸級宜蘭艦下水 海巡署:高雄艦等3月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海巡署第一艘3000噸級的巡防救難艦「宜蘭艦」(CG-128)3日上午在高雄舉行下水典禮,由海巡署長王進旺主持,接着舉行一連串海上測試作業。而另一艘同級艦「高雄艦」則預定在3月下水,兩艦將一同負責北部海域專屬經濟區巡防護漁及救難任務

▼海巡署最大巡防救難艦「宜蘭艦」順利下水。(圖/翻攝海岸巡防署全球資訊網)

宜蘭艦下水典禮於上午10點在高雄旗津中信造船廠舉行,王進旺指出,因執勤海域鄰近臺日爭議海域,屬於宜蘭縣城鎮管轄,所以名爲「宜蘭艦」,預計在今年6月成軍後,配屬海洋巡防總局北部地區機動海巡隊,執行維護主權及保障漁權等任務;他更說,宜蘭艦的下水典禮在政府強化海巡編裝上具有指標意義,同時,宜蘭艦在各項設計上,符合節能表現,展現臺灣造船工業技術,及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宜蘭艦(CG-128)爲鋼材鋁合金材質船長119公尺、船寬15.2公尺、船深8.2公尺;4部主機(採2部主機輸出至1具傳動軸,具有雙可變螺距螺槳雙車雙舵、艏(艉)側推進器、穩定翼系統動態定位系統;最大速率達24節,巡航船速15節,續航力1萬浬;武裝配備有40快砲、20機砲、T75機槍高壓水槍射程可達120公尺以上;人員編制50人。

海巡署表示,宜蘭艦是依「強化海巡編裝發展方案-3000噸級巡防救難艦2艘新建計劃」方案建造,總經費52億1426萬2000元,建造期程爲2011年至2014年,而另一艘同級艦高雄艦則預定在3月下水,兩艦服役後,將定期行駛南海海域進行東南沙運補,船艦後側都有直升機停機處,有需要時能起降直升機,以增強海上空中執法能力和巡邏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