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盈利恐難支撐車聯網研發的可持續性

客戶供應商重疊”暗藏風險盈利恐難支撐車聯網研發的持續

記者 王 鶴 見習記者 馮雨瑤

6月14日晚間,高鴻股份就此前深交所下發的年報問詢函進行了逐一回復。

實際上,按照規定的回覆時間——6月10日,這是一份姍姍來遲的回覆。在高鴻股份年報披露將近2個月之時,深交所向其下發了一份年報問詢函,劍指“客戶與供應商重疊”“應收賬款較高”“高營收、低利潤”等11大問題

“客戶與供應商重疊”受到重點關注

在深交所拋出的11個問題中,“客戶與供應商重疊”問題是其首要關注的點。

公開資料顯示,高鴻股份是大唐集團旗下的一家上市公司,當前主營業務涵蓋行業企業信息服務和IT銷售三大板塊。近些年,爲持續發展IT銷售主業以及佈局車聯網業務,高鴻股份先後與南京秋騰國唐汽車確立了業務合作關係,但值得關注的是,正是這樣的合作關係,其間卻顯得有些凌亂。

深交所在問詢函中指出,高鴻股份的客戶和供應商同時包括南京秋騰和國唐汽車,要求其結合公司過往與南京秋騰、國唐汽車的合作等情況,說明“客戶與供應商重疊”的原因合理性;與此同時,深交所進一步要求高鴻股份覈查說明公司是否還存在其他客戶和供應商重疊的情形,如有,要補充披露相關交易的具體情況。

具體來看,在高鴻股份與南京秋騰的關係上,2016年至2020年,南京秋騰是公司華碩產品渠道經銷供應商之一,公司部分華碩產品線從其採購。不過,隨着華碩業務形成一定的規模,高鴻股份與華碩廠商的合作日漸加深,並開始逐步轉爲自身承接華碩的電腦產品渠道業務,向渠道經銷商供貨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鴻股份成爲華碩產品的總代經銷商後,其與南京秋騰雙方保持了一段時間的既是客戶又是供應商的關係。2020年4月份開始南京秋騰成爲其客戶之一,2020年8月份南京秋騰解除作爲高鴻股份供應商的身份

除與南京秋騰存在“客戶與供應商重疊”問題外,在與國唐汽車的合作上,高鴻股份同樣面臨“客戶與供應商重疊”這樣的問題。一方面國唐汽車作爲高鴻股份的客戶,要向其採購部分汽車零部件;另一方面國唐汽車又同時扮演着“供應商”的角色,向高鴻股份銷售新能源公交車

對此,高鴻股份回覆稱,上述採購、銷售交易分別由公司內部不同的下屬公司實施,並獨立對外實施交易行爲,可能會導致出現不同時期對同一客戶互有采、銷現象,但公司下屬內部公司之間不存在上述商品的採購、銷售循環的行爲。

“客戶與供應商重疊問題確實是監管重點關注的問題”,上海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律師郭耀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直言,“按照正常的商業運作,一家企業的客戶與供應商應該分屬於行業上下游的兩端,但如果二者發生重疊,那麼這部分客戶(供應商)對於企業來說可能屬於較爲重大的交易主體,其背後可能暗藏着多重風險,如企業的業務模式是否存在商業合理性的問題,是否依附於這部分客戶(供應商),獨立性受到不利影響的問題;企業與這部分客戶(供應商)是否存在特殊的關聯關係、資金佔用或利益輸送情形;企業是否爲規避同業競爭或其他原因而產生客戶(供應商)重疊情況的問題。”

研發力度加大

投入資金哪裡來?

營收較高但陷入虧損,是高鴻股份面臨的嚴峻問題。

此次問詢函中,深交所亦指出,2020年高鴻股份實現營業收入70.18億元,實現淨利潤-1.22億元,實現扣非淨利潤-1.96億元,要求公司結合業務模式、產品類型、收入確認方式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變化情況說明營業收入較高、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爲負的原因。

對此,高鴻股份回覆表示,一是因研發費用增加;二是因IT銷售業務疫情影響而導致訂單減少,兩方面造成公司2020年盈利下降。

面對盈利困境,高鴻股份進一步表示,公司將通過聚焦主業、推進募投項目落地、加大應收賬款回收等方式提高盈利能力。其中,在聚焦主業方面,高鴻股份重點強調其在當下火熱的車聯網方面具有較強競爭優勢

車聯網是高鴻股份的業務佈局主線。對於該領域突破香頌資本沈萌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車聯網領域的核心技術、創新突破還不夠豐富,多數企業的產品或服務仍處於較初級水平,如果能夠通過研發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那麼,即便是新進入者也可以實現反超。”

據2020年年報披露,高鴻股份研發費用爲1.23億元,較2019年的0.66億元同比增長86%。雖研發力度在不斷加大,但擺在高鴻股份面前更爲嚴峻的問題是,後續還能否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撐其在車聯網研發上的可持續投入?

數據顯示,2020年高鴻股份三項業務中除信息服務外,其他兩項主業的毛利率均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而按照公司最新披露的一季報,高鴻股份已經處於虧損狀態。

與此同時,日前公司還在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資金。可見,其日子並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