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亮百年 | 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編者按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牢記初心和使命,帶領中國人民歷經艱難險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深刻改變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方向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爲中華民族和人類社會發展作出了偉大歷史性貢獻

回望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引經據典援古證今,賦予典故鮮活的時代價值,深刻闡釋百年大黨初心如磐、歷久彌堅的精神密碼央視網《天天學習》特別策劃“典”亮百年系列,與您一起深刻領會。

釋義

史記·商君列傳》中的這段文字,講的是商鞅秦國爲相十年,宗室貴戚多對他怨恨不滿。有一個名叫趙良的人前去拜見商鞅,告誡他說:“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反聽:聽之於耳,慮之於心;內視:自我省察。意思是說,能聽取別人意見的叫作聰明,能自我反省的叫作明智,能剋制、戰勝自己的叫作強者

上述趙良對商鞅所說的話,並非趙良的自創之語,而是引自《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有力,自勝者強”。

【解讀】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黨的三大作風之一,是黨的建設的重要法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清除黨內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要讓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爲黨內生活的常態,成爲每個黨員幹部必修課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作風。20世紀40年代初,黨在延安開展了一次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集中整治對黨和革命事業危害最大的主觀主義宗派主義黨八股。1945年,黨的七大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應該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經常檢討自己工作中的錯誤缺點,來教育自己的黨員和幹部,並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批評和自我批評”第一次被寫入黨的章程,成爲全黨共同遵守的準則之一。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在革命鬥爭中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這個法寶在我們黨成爲執政黨後繼續發揚光大。我們黨是在批評和自我批評中發展壯大的,回顧黨的百年曆程,我們黨之所以能在許多重要關口、重大轉折點上化險爲夷、轉危爲安,批評和自我批評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以批評和自我批評修正錯誤、明確方向、團結同志、凝聚力量,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從勝利不斷走向勝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從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全局出發,高度重視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集中整飭黨風,嚴厲懲治腐敗,淨化黨內政治生態廣大黨員、幹部以刀刃向內的勇氣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叩問初心變沒變、使命擔沒擔,增強了爲黨分憂、爲國奉獻、爲民造福的責任感,黨內政治生態呈現新氣象,爲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證。

接續走好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我們必須堅持不懈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銳利武器,馳而不息抓好正風肅紀反腐,不斷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堅決同一切可能動搖黨的根基、阻礙黨的事業的現象作鬥爭,盪滌一切附着在黨肌體上的骯髒東西,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作者  楊立新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