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主權 古書證應屬中國

釣魚臺主權問題,中國日本爭吵不休,不過,釣魚臺是中國固有領土,近日又添一鐵證大陸收藏家提供的手抄本顯示,發現釣魚臺時間,中國比日本還早76年,據國際法「先佔原則」,釣魚臺爲中國管轄。

據《揚子晚報報導,前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日前才針對釣魚臺主權問題發表言論,日本外相岡田克也甚至放言釣魚臺是日本的領土,不需與中國討論。不過,近日中國發現清代學者錢泳手寫筆記《記事珠》中的《海國記》卻證明,釣魚臺(島)在中國領域內,不屬於琉球(即日本)。《海國記》是清代名著浮生六記遺失的卷五《中山記歷佚文,當中詳細記述大清使團途經釣魚臺的見聞。對此,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蔡根祥教授曾上書溫家寶總理,要求得到權威機構檢查並認可,以國家名義保護珍貴藏物,以防他國想以高價收購此手稿

日本出千萬欲購古書

發現這一佚文墨寶的大陸收藏家、研究者彭令,爲釣魚臺主權應歸中國提供的有力證據,震驚兩岸四地及日本學界。彭令認定此書是《浮生六記》的佚文,得到江蘇省社科院文學所前所長蕭相愷,以及臺灣的《浮生六記》研究學者蔡根祥教授認同。此佚文公佈後,日本、臺灣學界電詢要求研讀、收藏意願絡繹不絕,讓彭令應接不暇,他說,日本有人願開價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收購此書,遭他拒絕,「我是華夏子孫,日本人就算出1億也別想拿走,《記事珠》手抄本必須留在中國。」

日教授稱釣島不屬日本

但蔡根祥教授卻非常擔心佚文無法被完善保護,他5月初推薦《浮生六記》卷五手抄本申報大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雖然至今鑑定結果尚未公佈,不過卻提出限制手抄本出境的法令;大陸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也對該文進行登記,今年4月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的新版《浮生六記》第五卷,就是彭令發現的《海國記》中的內容

另外,日本沖繩大學教授劉剛也表示,此手抄本面世是證明釣魚臺不屬於日本的歷史事實,「釣魚臺屬於琉球,琉球屬於日本,日本對釣魚臺擁有『主權』,是僞造的歷史謊言。」他又指出,沈復《浮生六記》中所記的冊封禮儀,「國王香案,率其爲官,行三跪九叩首接詔禮」、「王與衆官各就拜位,行三跪九叩首拜詔禮」等,實錄的冊封禮儀明顯反映出,琉球國王視清廷(中國)皇帝爲君父,意義上明示琉球是當時清朝的藩屬國

據悉,1808年(嘉慶十三年),朝廷下旨冊封琉球國王,派遣齊鯤爲正使、費錫章爲副使,沈復作爲太史的「司筆硯」也一同前往,後來,沈復在《浮生六記》中記述大清使團此行中途經釣魚臺的見聞,比日本宣稱在1884年發現該島的時間早了76年。

200年前作文寫出真相

據《海國記》佚文內容,沈復經釣魚臺赴琉球途中,對釣魚臺周邊情形及方位都有詳細、確切的記載,其中,「十三日辰刻,見釣魚臺,形如筆架。遙祭黑水溝,遂叩禱於天后。忽見白燕大如鷗,繞檣而飛,是日即轉風。十四日早,隱隱見姑米山,入琉球界矣。」手抄本上寫的釣魚臺就是指中國人所稱的釣魚島,日本人稱爲尖閣列島。因此,琉球國西部領域是從姑米山(即現在沖繩的久米島)開始,以黑水溝爲中國(清廷)與琉球國的分界線符合歷史事實,釣魚臺(島)明顯在中國的領域內,不屬於琉球。

《浮生六記》本是沈復當時的作文自娛,卻無意間反映200年前國家疆界的真相。蔡根祥教授認爲,這段文字出自有名有姓的大文人之手,不受任何政治因素的影響,在不經意間顯現出的結論,比正式的官方文獻更有可信度,更有說服力。

小靈通

浮生六記

清代文學家沈復的自傳作品,全書分《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等六卷,目前已知的僅有其中四卷,不包括《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兩卷。發行以來,得到民衆歡迎、文人推崇,有「小紅樓夢」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