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角海岸添「嬌」點 社區成功覆育臺灣百合

▲ 東北角海岸添「嬌」點,社區成功覆育臺灣百合。(圖/北市農業局提供,下同)

記者郭世賢新北報導

近年來新北市農業局與地方社區積極推動「臺灣百合」的覆育推廣工作範圍已自北海岸拓展至東北角,包括瑞芳龍安裡、貢寮龍門裡、雙玉里福連裡都參與將臺灣百合帶進社區綠地,並由里民親自照料,讓臺灣百合能在地生根,也讓更多人能欣賞東北角海岸臺灣百合之美。

新北市農業局表示,臺灣百合(學名:Lilium formosanum)屬臺灣原生植物又名福爾摩沙百合、高砂百合、野百合,分佈遍及全島適應性強,東北角海岸約在4至5月開花花朵純白色,大而美麗喇叭狀,還具有淡淡的芳香花瓣外側有紫紅色條紋,更添加它的嬌媚,也造成它被人們摘採的命運野外數量大幅減少。

爲此,自2014年起新北市農業局積極辦理百合覆育推廣工作,與地方積極合作,希望能保護這片美麗的自然景緻及資源,並由北海岸推展到東北角地區,目前栽植已超過3萬株臺灣百合。

▲ 貢寮區福連里社區里民種植臺灣百合。

里長文益表示,貢寮區福連裡位於卯澳漁港,爲臺灣本島東邊的裡,爲美化社區環境,里民志合力原本長滿雜草枯木荒地整理成百合的花園,去年得知農業局正在推動臺灣百合覆育工作,主動向農業局申請花苗進行栽植覆育。

吳文益說,2018年已種植近3000株百合,2019年還預計再種植2000株,透過福連裡卯澳社區發展協會辦理活動方式民衆認養百合,里民志工們也都很主動自發,每天習慣走到花園,拔草澆水,看着花園慢慢成形大家感到滿滿的喜悅與成就感,也願意投入更多心血經營這塊土地

農業局長李玟表示,農業局多年來致力於原生植物的覆育,並逐步加強與地方的連結及合作,傳達保育工作需要全民參與的觀念,每個人都可以貢獻自己的力量,從種下小苗開始,有空時來這裡散散步、看看花,也可以隨時留意周遭環境,避免遊客任意採摘破壞,讓它們能在原鄉綻放得更加茂盛和美麗。

▲ 里民志工合力將原本長滿雜草、枯木的荒地,整理成百合的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