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隆宮「總普」登場 大士爺普度公點硃砂求平安

東港東隆宮爲期2天的普度法會,28日正式登場道士頌經依序大士爺普度公、普度山衆神及水船等點上硃砂,以此開光祈求平安,29日將放水船接引好兄弟。(謝佳潾攝)

農曆7月進入尾聲,作爲全東港鎮總普廟宇的東隆宮將最晚送走普度公,而爲期2天的普度法會28日正式登場,道士在頌經後依序爲大士爺普度公、普度山衆神及水船等點上硃砂,以此開光祈求平安,29日將放水船接引好兄弟及進行牽水狀儀式

東港文史工作者陳進成表示,早期迎王分爲南北區,後來合併迎王但分南北區普度,以東隆國小前方的大排溝爲界,以北包括朝隆宮福安宮爲農曆7月15日普度,以南則爲月底普度,而東隆宮是東港鎮代表性廟宇,因此擔任總普角色,在鬼門關前2天連續舉行普度法會。

他說,東隆宮的普度法會是全東港唯一有2天儀式,且是最盛大也是最晚送走普度公的法會,當中也只有東隆宮有「水船」,一般廟宇都是以水燈引渡好兄弟,但東隆宮的水船上水手,可以直接安全載運好兄弟上岸

「水船是迎王祭演變而來。」陳進成說,東港本身就是漁業重鎮,加上3年一科的迎王船文化,普度用的傳統水燈自然演變成水船,且船上還有2名水手護航,主船則有船長和4名水手,目的是要讓好兄弟順利上岸,接受信衆祭拜。

儀式首日以開光祈求平安爲主,道士除向大士爺普度公點上硃砂外,普度山上觀音、4大金剛、18羅漢、4海龍王伽藍、韋陀及西遊記上的人物,還有水船及水手也都一一點硃砂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