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學者:兩會增強外界對中國經濟發展信心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今年的中國兩會。柬埔寨亞洲願景研究院研究員通孟戴維和柬埔寨記者俱樂部主席帕肯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包括柬埔寨在內的世界多國都在密切關注中國兩會,尤其是大會將發佈中國取得的成就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通孟戴維指出,對於柬埔寨來說,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將對中國在柬投資和商業合作產生重大影響,因而,柬方高度關注未來中國經濟政策的變化和定位。此外,中國政府在兩會期間會否提出進一步鼓勵技術創新和解決經濟發展結構性問題的舉措,也備受關注。“這些舉措將有效增強外界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助力中國)實現發展的核心目標。”

通孟戴維表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等中方提出的全球性倡議始終引領中國和東盟國家高質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促進東盟與中國之間的經貿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爲東盟成員國,柬埔寨從東盟與中國的合作中分享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東盟與中國之間需要更多合作、更加開放,許多重大全球挑戰的應對都需要中國與東盟之間加強合作,特別是推動東盟經濟共同體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之間進一步的經濟合作。”通孟戴維認爲,東盟國家和中國可以共同努力深化雙邊關係,加強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多邊合作,助力構建以人民爲中心的全球經濟新秩序。

帕肯也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柬埔寨是中國在東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我希望中柬關係能獲得更多重視,希望中國繼續支持柬埔寨的經濟發展。如果像柬埔寨這樣的國家在中國的幫助下能夠發展強大起來,那麼其他國家就會效仿我們,就會考慮如何與中國建立友好合作關係。”

帕肯補充說,多年來,中國幫助柬埔寨修建高速公路、機場、電站等基礎設施,爲柬埔寨經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但近年來受新冠疫情及其他因素影響,柬埔寨經濟支柱之一的旅遊業遭受重創,“我們特別希望能看到中國兩會有關於促進中國公民境外旅遊的相關建議,特別是推動更多遊客前往柬埔寨。”

本報金邊3月5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駐柬埔寨記者 王巖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