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鹽田港塞爆 臺北港貨櫃裝卸量暴增五成

鹽田港外48艘候港船隻。(圖/翻攝自推特)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深圳鹽田港因爲「長賜輪」造成的船期延誤,導致碼頭壅塞現象蔓延到亞洲,而該港又爆發疫情,導致碼頭作業嚴重延誤,並影響到附近的蛇口南沙等港,已有大量船隻暫停彎靠鹽田、蛇口等,部分航班艙位轉到臺灣,臺北港5月貨櫃裝卸量暴增五成,國內大型攬貨公司指出,臺灣分配到的艙位突然增加,這個月的業績會特別好。

鹽田港是中國大陸第二大貨櫃港,原本已是很擁擠的碼頭,因爲爆發疫情,5月下旬開始做進出管制,加上廣州也爆發疫情,華南地區港口都受牽連,不少船隻改靠臺灣,原就有靠臺灣的船隻,則將鹽田艙位挪部分給臺灣,臺灣港務公司指出,5月份高雄港貨櫃裝卸量提高5%,臺北港提高50%;臺北港暴增是因爲貨櫃場站應付,高雄港因爲已有大量堆積等候裝船的貨櫃,無法接受太多臨時增加的貨量

攬貨業者指出,近期船公司提供臺灣市場的艙位約增加兩成,讓國內堆積的貨物有了大出清的機會運價漲幅也沒像大陸市場那麼大,估計6月份業績會特別好,不過等鹽田港壅擠問題改善,船公司會趕着去紓運鹽田的貨,到時候臺灣有些艙位恐怕會被挪走,因此託運人必須把握本月下半月出貨的良機

Vespucci Maritime的航運分析師執行長Lars Jensen表示,鹽田港的擁堵的集裝箱數量已經超過了因「長賜輪」擱淺造成蘇伊士運河堵塞的貨櫃數量,,蘇伊士運河的堵塞影響每天超過5.5萬箱(20呎櫃)流量持續了6天,總數量爲33萬箱。鹽田港已無法處理每天近2.5萬的流量,14天就累積35.7萬箱。

而壅塞影響正在蔓延到鄰近的港口,根據路透社引用的Refinitiv數據上週五有50多艘集裝箱船等待停靠在港口所在的外珠江三角洲,即使危機得到解決,估計壅塞現象會維持2到5周。目前鹽田的出口業務正在緩慢恢復,估計本月底可以見到較明顯改善

鹽田港估計目前有153艘船隻受到影響,132艘取消彎靠,而蘇伊士運河爲期6天的封鎖直接影響的船舶只有87艘。船期變更和跳港的船舶數量繼續迅速升級馬士基的受影響船隻名單已躍升至64艘。

海洋網聯船務(ONE)取消彎靠鹽田、蛇口的已達59個航次,同時徵收每個冷藏櫃1,000美元擁擠附加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