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豬價跌“破10” 養豬行業的寒冬已至

豬價跌“破10”,養豬行業未來兩年寒冬已至" inline="0" class="syl-page-img" style="font-family: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 0px; margin: 0px auto 8px; padding: 0px; cursor: zoom-in; display: block; border-radius: 4px;" />

圖片:圖蟲

近期,豬價一跌再跌,不斷刷新年內新低,在二級市場豬肉概念股同步下挫,經歷深度調整後,這個板塊是否具備反彈空間和投資價值?21世紀資本研究院帶來投研4問:

1、豬價爲何持續下行?

2、豬價何時能夠探底?

3、豬肉股受到的影響有多大?

4、豬肉股如何應對豬價下行?

21硬核投研,領先一步,助你摸清市場脈絡。

在2020年人們吐槽吃不起的豬肉,進入2021年後卻“威風不再”。今年以來,生豬價格已持續下行近5個月,下跌深度和速度已超出部分人士的預料。5月國內生豬均價跌破20元/公斤大關。甚至有多地豬價已經跌“破10”。5月28日,根據中國養豬網數據,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已跌至18.07元/公斤,距離年初最高價36.94元/公斤,跌幅已達51%。

肉價格的持續下跌直接影響了相關企業股價。即使是行業規模最大、養殖成本最低的牧原股份也已出現頹勢,牧原股份本週跌幅高達8.66%,大幅跑輸大盤,行業其他個股更是跌跌不休。那麼站在當前時點上,豬肉概念板塊是否有左側佈局機會?今天21資本研究院帶大家好好看看。

01豬價爲何持續下行?

豬肉價格的持續下降,主要原因在於去年高豬價及豬瘟控制,刺激了企業大規模擴大生產,在經歷一段時間的繁殖後,生豬出欄量基本恢復疫前水平,並預期還會增長。近期又疊加肥豬集中出欄以及季節性消費淡季等因素,豬價因此走進下跌週期。

供應端來看,生豬產能基本接近正常年份水平。在各項生豬生產恢復政策的積極作用下,整體生豬產能不斷攀升。據農業農村部公佈的監測數據,4月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增長1.1%,連續19個月增長,同比增長23.0%,相當於2017年年末的97.6%,目前生豬存欄量一直保持在4.16億頭以上,基本接近正常年份水平。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1800萬頭,同比增長41%。現階段的豬肉供大於求,豬肉價格下落。

與此同時,近期的肥豬集中拋售同樣也會加大豬肉供應端的增長。前一個週期飼養的生豬在近期都到了出欄期,短期內生豬的供應量大幅增加。且目前出欄的都是大肥豬,重量大,市場上豬肉量也會進一步增加。此外,2021年一季度豬肉進口量爲147萬噸,比2020年同期增長18.9%,一季度各月豬肉進口量均爲歷史同期最高值。豬肉的進口量持續增長,豬肉供給增加。

在需求端,疫情改變了大多數居民的消費習慣。早期豬肉價格過高,消費者選擇了雞鴨魚牛這一類的替代品,人們甚至習慣了沒有豬肉的生活,儘管豬肉價格持續下降,但人們的豬肉消費需求並未同步恢復。

02豬價何時能夠探底?

中國社科院的《農村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20~2021)》預計,2021年全年中國豬肉供給量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價格整體呈現不斷回落態勢。

按照過去的經驗,每逢端午,節日以及雨季的來臨,豬肉的價格有望上漲。端午節是消費旺季,豬肉價格肯定會回升;而南方地區常年易受雨季影響,受災嚴重地區交通受阻,生豬的運輸容易中斷,供給可能出現不足,豬肉價格因而上漲。

但是,今年與往年或許不一樣。5月份,全國氣溫提前升高,消費者對肉類食品的購買慾望下降;另外,國內當前銷售的豬肉中,多爲進口豬肉以及上個季度壓欄提價的肥膘豬肉,消費者的牴觸情緒較高。其次,因爲前期價格高昂,所以這一次豬週期會比往常的豬週期要更厲害,大型豬企、養殖戶手中的生豬存欄量可能遠超想象,一季度已經壓欄提價一次,二季度和三季度不可能再壓欄提價,生豬存量的集體釋放,市場上的豬肉價格甚至有可能跌破10元一斤大關。預計2021年的豬肉價格有可能會長期保持在低位徘徊。

而從各方分析師的言論裡面,我們同樣可以發現類似的趨勢

中國生豬預警網分析師馮永輝:需求不振,整個市場壓欄大豬較多,供應端壓力較大。目前市場行情受情緒影響較大,本月超重豬的出欄情況決定下個月整個生豬供應市場的量價,端午節時價格是否會反彈目前還不好說。短期豬肉價格會持續疲軟,後期或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但空間不太大。

卓創資訊分析師馬麗媛:天氣轉熱,大豬消化速度減慢,4月份養殖戶積極二次育肥,且因豬價下降,部分養殖戶選擇壓欄惜售,市場大豬積壓,並因價格較低衝擊標豬銷售,導致生豬價格回落。

北京新發地統計部門負責人劉通:在大體型毛豬完全被市場消化之前,肉價難以出現反彈。

眼前的大體型毛豬被市場消化後,還可能有新的一批標豬長成牛豬,肉價波動下行的走勢一時難改。

去年9月份,唐人神董事長陶一山稱,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大養豬企業已發佈的在建或將建的養豬項目規模將達20億頭,而中國豬肉消費僅6.5億頭,未來生豬行業會出現產能過剩,或將面臨一場災難。他預測,到2022年,國內肉價跌到每斤4-5元都是完全可能的。

03生豬養殖企業受到的影響有多大?

受到飼料成本上升的影響,部分地區豬價已經跌至自繁自養戶的成本線,外購仔豬育肥戶也進入虧損狀態,養殖戶牴觸情緒較強,或爲行業帶來危機。在非洲豬瘟疫情之前,整個養豬行業的平均成本也就在每斤6-7元,隨着玉米豆粕等主要飼糧價格大幅上漲,現在企業養豬成本已經普遍上升到了每斤8-9元。截至5月12日,飼料原料豆粕全國均價的均值3.83元/公斤,玉米全國均價的均值在2.84元/公斤,分別較去年四季度上漲了11%和16%。

2021年一季度,A股市場豬產業板塊24家上市公司中,僅12家實現淨利潤增長。其中,牧原股份營業收入雖然保持住了高速增長,同比增加149.72%至201.52億元,但受豬肉價格下降影響,其淨利潤增幅只有68.54%;而新希望更是在一季度業績暴雷,在實現營收增長42.15%的前提下,淨利潤卻暴跌91.59%。

牧原股份相關負責人對此迴應稱,公司股價走勢是市場行爲,目前公司生產經營並未發生特殊變化,近期不斷下跌的豬價令行業整體承壓。

在日前舉行的2020年年度股東大會上,牧原股份曾表示,因生豬價格持續下行,預計生豬行業在2022年或2023年將到達底部。

牧原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國生豬產能已逐步恢復,造成生豬價格回落,雖然未來價格可能有季節性反彈,但生豬價格總體呈下降趨勢。,2021年全年度成本目標在14元/公斤以下。

04豬肉股如何應對豬價下行?

有行業中間商稱,目前賣一頭豬要虧損1000元。養豬行業龍頭牧原股份預計,明年和後年將是行業的冬天,企業要做好過冬的準備。

業內人士認爲,當養豬集中度、規模出欄比重逐步上升到一定比例時,養殖端向下遊延伸,形成養殖、屠宰、肉品銷售一體化,是國內外均有的行業趨勢。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優化生豬產業和屠宰產能佈局,主產區形成與出欄量相匹配的屠宰能力”。在政策支持與行業轉型趨勢的共同推動下,向屠宰和食品加工延伸,成爲許多規模養殖企業在本輪豬週期中的下一發展方向。

牧原股份表示,順應國家政策變化,自2019年進入生豬屠宰行業,截至2020年末,已設立15家屠宰子公司,屠宰板塊設立多個銷售分區,已有農批商超、大客戶及其他各類客戶1500餘家。

05小結

受供需關係的影響,豬肉價格預計已經回落到低位,並且後續豬價可能長時間維持低位。伴隨着飼料等養殖成本的上升,此消彼長之下,對於養豬行業來說,寒冬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