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軍艦進出南海 陸學者:南海形勢出現由穩向亂的苗頭

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登場,今日下午舉行「南海主題分論壇」。(許依晨攝)

近年來,美軍在南海活動頻率力度針對性越來越大,此外,今年開始英國法國德國也已進入或將航行南海,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指出,背後的美國因素不容忽視,從意義上而言,南海形勢出現由穩向亂的苗頭

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登場,今日下午舉行「南海主題分論壇」。

吳士存表示,自2016年南海仲裁畫上句號,南海形勢基本穩定呈現趨穩向好態勢,到目前爲止這一個大的方向還沒有變化 ; 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南海形勢出現了一些令人不安的變化,主要是「美國因素」。

他說,美國處於鞏固其在西太平洋地區秩序主導權以及遏制中國的戰略需要,美國放棄長期以來一直秉持的保持中立的南海政策,另外,美國在安全領域,採取了針對中國而來、比如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動海空偵查行動等。

他指出,去年美國軍機飛躍南海上空全年超過6000架次,海上航行自由行動2020年達到9次之多,這是都是針對中國在南海地區而來。

他表示,「因爲美國在背後的推動,日本澳大利亞以及一些歐洲國家也開始介入南海正義。」

吳士存說,英國航母5月份開始就要從印度洋進入南海,德國軍艦8月份也要進入南海,至於法國則已經進入南海。

「這背後美國因素不容忽視」,他稱,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南海形勢出現由穩向亂的苗頭。

吳士存稱,美國拜登政府,繼承歐巴馬和川普政治遺產利用南海問題牽制中國,可以從最近美國推出一些對華戰略以及上禮拜日本首相訪問美國之後的美日首度聯合聲明當中看出。

在南海合作上,吳士存認爲,中國和東盟國家應該倡導構建基於區域的多邊主義南海秩序,以應對外部因素干擾。

他說,南海問題複雜敏感,涉及到的島礁數量之多,爭議海域面積之廣,全球獨一無二,要短時間解決疑難雜症幾乎不可能,唯一的選擇就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