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偵察機闖阿拉斯加防空識別區 美國空軍耗4小時護送

▲F-122伴行TU-142,耗4小時才順利飛離。(圖/翻攝自NORAD)

實習記者周茹焮/綜合報導

美國空軍的F-22猛禽戰機加拿大CF-18大黃蜂戰機,於3月9日在阿拉斯加北部空域,攔截了飛入防空識別區的2架俄羅斯Tu-142海上偵察機。同時,由F-22、CF-18、KC-135空中加油機、E-3空中預警全程伴飛,耗費4小時才順利護送Tu-142海上偵察機飛離。

2架Tu-142飛進波弗特(Beaufort sea)海周遭的國際領空飛行,距離阿拉斯加海岸約50海里(92公里),雖只有並沒有進入美國和加拿大的領空,但這次闖入事件已讓美國空軍陷入緊張的局勢。當時北美防空司令部(North American Aerospace Defense Command,NORAD) 偵測到這兩架偵察機,他們表示,當下已部署層層雷達衛星和戰機形成防空網,以辨識外來飛行器並且做出適當對策

俄國近期在北極地區積極的軍事行動,引起美國的堪憂。示意圖(圖/取自免費圖庫Wunderstock)

因此,猛禽和大黃蜂機在E-3哨兵機的預警和控制底下,(AEW&C)飛機和KC-135 Stratotanker加油機的協助下,護送飛進阿拉斯加防空識別區的俄羅斯海上巡邏型Tu-95轟炸機,全程伴飛四個小時。

不過,俄國近期在北極地區積極的軍事行動,引起美國的堪憂。美國空軍部長芭芭拉·巴雷特(Barbara Barrett)在上個月空軍(AFA)的空戰研討會上也發表了對於北極地區戰略重要性主題演講上表示,「隨着北極資源和海上路線太空中的重要性,北極已成爲美國空軍的任務中心,美國該堅定地捍衛和保護北極區域的國際通行與導航規範。」

對此,美國空軍司令泰倫斯歐蕭尼西(Terrence O'Shaughnessy) 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上也作出迴應,並指出俄羅斯重型轟炸機於2019年間曾對北極空域進行了48次空中巡邏,其中也有幾架被NORAD戰鬥機攔截。

他表示,「北極是我國防禦的新前沿,俄羅斯在該地區的軍事逐漸穩步擴大,所以我們除了提高國土防禦能力戰鬥能力外,別無選擇。」

▲ 2019年俄羅斯國防部也曾表示,將會恢復北極巡邏。資料圖(圖/取自免費圖庫Wunderstock)

Tu-142是俄羅斯的重型反潛巡邏機,以Tu-95P轟炸機衍生出來的型號,能夠攜帶超長程反艦飛彈。曾裝備蘇聯海軍烏克蘭空軍,現在服役於俄羅斯海軍和印度海軍。 2019年俄羅斯國防部也曾表示,將會恢復北極巡邏。因此,Tu-142在進入北約國家的事件也變多了。